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发布日期:2016-03-21
图1 石榴石的多期生长及元素分布图
图2 绿帘石(Ep)和绿辉石(Omp)的多期生长及元素分布图
图3 单一颗粒中蓝闪石(Gln)和冻蓝闪石(Brs)交替生长及元素分布图
他们基于有效全岩成分,利用热力学软件Perple_X对该榴辉岩进行相图计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P-T轨迹,包含进变质俯冲、快速折返、再俯冲和再折返的演化过程。由此可见模拟计算得到的俯冲-折返循环与观察到的矿物多阶段生长具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从俯冲洋壳上拆离下来的榴辉岩块体进入俯冲隧道并在隧道环流的携带下作上下循环运动被认为是造成该榴辉岩多期变质作用与压力循环的原因(图4)。此外,俯冲隧道内多期俯冲-折返循环也已得到大量数值模拟的证实。该研究是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高压岩石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的首次报道,同时也对证实该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俯冲隧道折返模式”提供了依据。
图4 榴辉岩在俯冲隧道内做多期俯冲-折返循环的示意图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岩石学期刊Journal of Petrology(Li et al. Poly-cyclic metamorphic evolution of eclogite: evidence for multistage burial-exhumation cycling in a subduction channel. Journal of Petrology, 2016, 57(1): 119-146)。
原文链接
(地质地球所供稿)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