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40545]旱地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研究是针对云南省旱地小麦干旱缺水而制定的一整套抗旱措施,试验证明,以贯彻秋覆、少耕、深耕、条播、一次施足底肥、覆盖保墒、选用抗旱品种结合使用抗旱剂等措施,可以达到旱地小麦增产目的。在以上措施中以少耕、秋覆两耕作法增产效果最大,比传统耕作亩增产36.4-42.6千克,土壤水分提高3.39%-4.10%,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有效氮含量以及土壤转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N、P、K总含量也都有所提高。在品种筛选上,从万余分小麦品种中初步筛选出83D2-22、兴麦775、793-5164-1、M287四个品种。在黄腐酸抗旱剂的试验中,得出确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它能增强根系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剌激气孔减少叶面蒸发;每亩40克拌种和0.1%浓度喷施,增产效果最大可达15%左右。通过1988、1989两年在官渡区大板桥镇示范推广该配套技术11000亩,比传统大面积种植的亩增产46.3千克;其中1564亩中心样板田每亩增产80千克。1989年示范的3000亩,尽管受到较严重的旱灾和霜冻,仍较传统种植的亩增产37.6千克。
该研究是针对云南省旱地小麦干旱缺水而制定的一整套抗旱措施,试验证明,以贯彻秋覆、少耕、深耕、条播、一次施足底肥、覆盖保墒、选用抗旱品种结合使用抗旱剂等措施,可以达到旱地小麦增产目的。在以上措施中以少耕、秋覆两耕作法增产效果最大,比传统耕作亩增产36.4-42.6千克,土壤水分提高3.39%-4.10%,土壤中有机质、有效磷、有效氮含量以及土壤转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N、P、K总含量也都有所提高。在品种筛选上,从万余分小麦品种中初步筛选出83D2-22、兴麦775、793-5164-1、M287四个品种。在黄腐酸抗旱剂的试验中,得出确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它能增强根系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剌激气孔减少叶面蒸发;每亩40克拌种和0.1%浓度喷施,增产效果最大可达15%左右。通过1988、1989两年在官渡区大板桥镇示范推广该配套技术11000亩,比传统大面积种植的亩增产46.3千克;其中1564亩中心样板田每亩增产80千克。1989年示范的3000亩,尽管受到较严重的旱灾和霜冻,仍较传统种植的亩增产37.6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