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35192]吉粘9(水稻)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简要技术说明: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十一五”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特用玉米、超级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粳型超级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20040203-1)。背景:近年来,吉林省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着水田面积的扩大,要想增加水稻总产,只有依靠新品种的增产潜力或配套栽培技术,然而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多数高产不优质,或者优质不高产,加上近年来吉林省生产上急需糯稻新品种,因此,为了育成高产、优质、抗病的糯稻新品种开展了该项研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A:技术原理:2001年以丰产性好的吉01-2827为母本,以辽宁省优质新品系珍优1号为父本杂交,杂种后代采用系谱育种法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糯稻新品种。B:性能指标:a:产量表现:2008年专家组测产平均公顷产量8992.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8.9%;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760.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5.2%;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05.0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8.0%。b:抗逆性:苗期人工接种对苗瘟表现中抗(MR),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叶瘟表现抗病(R),对穗瘟表现中抗(MR),最高穗瘟率21%;对纹枯病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现中抗(MR)。此外,吉07-24耐冷性强,出穗后籽粒灌浆快,活秆成熟不早衰。c:品质表现: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6%、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6.3%、粒长4.9mm、长宽比1.8、碱消值7.0级、胶稠度100mm、直链淀粉1.4%、蛋白质7.8%、白度1级、阴糯率2%,质量指数85。检验结果符合三等食用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采用杂交、复交、异地抗逆性鉴定等育种方法将高产、抗病、广适性等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育成了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糯稻新品种吉粘9号。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该技术成果已到成熟应用阶段,吉粘9号品种在吉林省各地中晚熟平原稻区均可种植。安全性:生育期间,应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的防治。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2009年已在吉林省各适应区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表现突出。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有望成为今后该省中晚熟糯稻主推品种之一。存在的问题:推广经费不足。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简要技术说明: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来源:“十一五”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特用玉米、超级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粳型超级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20040203-1)。背景:近年来,吉林省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着水田面积的扩大,要想增加水稻总产,只有依靠新品种的增产潜力或配套栽培技术,然而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多数高产不优质,或者优质不高产,加上近年来吉林省生产上急需糯稻新品种,因此,为了育成高产、优质、抗病的糯稻新品种开展了该项研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A:技术原理:2001年以丰产性好的吉01-2827为母本,以辽宁省优质新品系珍优1号为父本杂交,杂种后代采用系谱育种法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糯稻新品种。B:性能指标:a:产量表现:2008年专家组测产平均公顷产量8992.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8.9%;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760.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5.2%;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05.0公斤,比对照品种通粘1号增产8.0%。b:抗逆性:苗期人工接种对苗瘟表现中抗(MR),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叶瘟表现抗病(R),对穗瘟表现中抗(MR),最高穗瘟率21%;对纹枯病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现中抗(MR)。此外,吉07-24耐冷性强,出穗后籽粒灌浆快,活秆成熟不早衰。c:品质表现: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6%、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6.3%、粒长4.9mm、长宽比1.8、碱消值7.0级、胶稠度100mm、直链淀粉1.4%、蛋白质7.8%、白度1级、阴糯率2%,质量指数85。检验结果符合三等食用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采用杂交、复交、异地抗逆性鉴定等育种方法将高产、抗病、广适性等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育成了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糯稻新品种吉粘9号。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该技术成果已到成熟应用阶段,吉粘9号品种在吉林省各地中晚熟平原稻区均可种植。安全性:生育期间,应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的防治。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用情况:2009年已在吉林省各适应区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表现突出。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有望成为今后该省中晚熟糯稻主推品种之一。存在的问题:推广经费不足。⑥历年获奖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