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848851]罗城县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研究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即选择最佳的品种(组合)配置方式、最适宜的播栽期、最优的农业技术及合理的群体结构,建立作物-气候-土壤模式。达到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候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双季稻高产稳产。其研究成果适用于全国气候相似区。根据当地气候规律和水稻生物学特性,选择了最佳的品种(组合)搭配方式,最适宜的播栽期,同时采用地膜覆盖育秧和弹性育秧防寒育秧技术,早稻避免烂秧、晚稻能安全齐穗 ,避过“两寒”不利天气危害,使双季稻达到高产稳产。光能利用率增加0.7%,双季稻平均年亩产达870.1公斤,比研究前亩增402公斤。项目研究经费(包括农民投入)三年达40.38万元,研究后增收产值总额为251.4万元。
研究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即选择最佳的品种(组合)配置方式、最适宜的播栽期、最优的农业技术及合理的群体结构,建立作物-气候-土壤模式。达到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候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双季稻高产稳产。其研究成果适用于全国气候相似区。根据当地气候规律和水稻生物学特性,选择了最佳的品种(组合)搭配方式,最适宜的播栽期,同时采用地膜覆盖育秧和弹性育秧防寒育秧技术,早稻避免烂秧、晚稻能安全齐穗 ,避过“两寒”不利天气危害,使双季稻达到高产稳产。光能利用率增加0.7%,双季稻平均年亩产达870.1公斤,比研究前亩增402公斤。项目研究经费(包括农民投入)三年达40.38万元,研究后增收产值总额为251.4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