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4794]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制约中国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林业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害生物监测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监测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该项目创建“高效环保、准确、及时、系统预测预报”的监测技术体系,以解决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效的问题,以及山地监测不方便、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实现准确、及时、全面的监测有害生物的动态。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
1.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关键技术和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转录组测序和分子标记法,建立“利用寄主植物+一般监测+重点监测+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分子检测”植物病害监测技术体系,对溃疡病细菌性病害、炭疽病真菌性病害等162余种植物病害进行鉴定,包括板栗疫病菌、板栗溃疡病菌等20余种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植物病害,有效突破传统鉴定单纯依靠病症的鉴定,提升了病害鉴定的准确性。
2.突破山地林业害虫监测不方便、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集成了“网箱+灯诱+性诱+无人机踏查监测”多技术协同的昆虫监测技术体系。采用了“灯诱+性诱+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技术,解决悬崖、陡坡、荒山等地有害生物监测难的问题。建立“网箱+灯诱+性诱”监测技术,突破以往单一技术监测的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完成对美国白蛾等害虫在鄂东北地区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和分布的准确监测。
3.对灯诱、性诱等诱捕装置配套设备和材料进行改造创新,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将板栗和壳聚糖基质以及植物纤维用于诱捕器和诱芯的改造。利用了阻燃高透耐候的灯用材料,使得杀虫灯更安全,光源强度更大,监测面积广。采用目标图像轮廓特征表示方法,加强对图像识别能力,提升对有害生物的定位准确性。
4.建立了鄂东北林业有害生物资料库该次共鉴定林业昆虫15目170科1187种,发现疑似湖北省新纪录64种,以及对21种鄂东北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系统研究,鉴定植物病害种类162余种。编制了鄂东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昆虫名录和图册。新增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200种,新入侵种5种(昆虫3种、植物2种),检疫性昆虫3种,丰富了林业生物鉴定和监测资源。
5.采用“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应用模式该成果以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和大悟为中心,带动孝感其它县市,辐射到湖北省黄冈、随州、恩施等,以及安徽省宿州市、河南省信阳市等地,大大减轻基层工作强度,提升监测效率,做到及时、准确控制林业害虫。
该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鉴定成果1项,发表论文16篇。近三年,推广面积达200万多亩,增收节支2.13亿元。实现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的创新,为其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制约中国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林业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害生物监测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监测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该项目创建“高效环保、准确、及时、系统预测预报”的监测技术体系,以解决监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效的问题,以及山地监测不方便、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实现准确、及时、全面的监测有害生物的动态。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
1.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关键技术和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转录组测序和分子标记法,建立“利用寄主植物+一般监测+重点监测+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分子检测”植物病害监测技术体系,对溃疡病细菌性病害、炭疽病真菌性病害等162余种植物病害进行鉴定,包括板栗疫病菌、板栗溃疡病菌等20余种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植物病害,有效突破传统鉴定单纯依靠病症的鉴定,提升了病害鉴定的准确性。
2.突破山地林业害虫监测不方便、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集成了“网箱+灯诱+性诱+无人机踏查监测”多技术协同的昆虫监测技术体系。采用了“灯诱+性诱+无人机高光谱传感器”技术,解决悬崖、陡坡、荒山等地有害生物监测难的问题。建立“网箱+灯诱+性诱”监测技术,突破以往单一技术监测的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完成对美国白蛾等害虫在鄂东北地区发生规律、危害特征和分布的准确监测。
3.对灯诱、性诱等诱捕装置配套设备和材料进行改造创新,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将板栗和壳聚糖基质以及植物纤维用于诱捕器和诱芯的改造。利用了阻燃高透耐候的灯用材料,使得杀虫灯更安全,光源强度更大,监测面积广。采用目标图像轮廓特征表示方法,加强对图像识别能力,提升对有害生物的定位准确性。
4.建立了鄂东北林业有害生物资料库该次共鉴定林业昆虫15目170科1187种,发现疑似湖北省新纪录64种,以及对21种鄂东北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系统研究,鉴定植物病害种类162余种。编制了鄂东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昆虫名录和图册。新增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200种,新入侵种5种(昆虫3种、植物2种),检疫性昆虫3种,丰富了林业生物鉴定和监测资源。
5.采用“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应用模式该成果以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和大悟为中心,带动孝感其它县市,辐射到湖北省黄冈、随州、恩施等,以及安徽省宿州市、河南省信阳市等地,大大减轻基层工作强度,提升监测效率,做到及时、准确控制林业害虫。
该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鉴定成果1项,发表论文16篇。近三年,推广面积达200万多亩,增收节支2.13亿元。实现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的创新,为其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