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7976]基于行为认证的电子银行可信软件验证试验环境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针对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以Petri网为基础建模工具,从系统软件病态行为机理、可预期性验证、行为相关性分析、脆弱点提取等多方面对系统可信性进行研究。提出复杂网络系统的标签PN机模型,并扩展该系统行为分析理论,形成项目基础理论框架。研究软件的先天及后天病态机理、“免疫”与“自愈”技术,为软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系统的软件行为可预期性、用户行为一致性,并构建行为证书、设计验证算法,从行为方面保证系统可信。基于上述成果,开放可信电子银行原型系统,以实证该项目提出的基础模型和核心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四年共发表论文45篇,其中在IEEE/ACMTrans.系列汇刊上发表论文7篇,SCI检索或源刊24篇,EI检索37篇。发明专利受理2项。课题组承担的“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的虚拟超市技术及其应用”获2009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课题组承担的“基于虚拟超市技术的大规模网络资源管理及其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9人,1人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同济大学学术新人奖。
该项目针对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以Petri网为基础建模工具,从系统软件病态行为机理、可预期性验证、行为相关性分析、脆弱点提取等多方面对系统可信性进行研究。提出复杂网络系统的标签PN机模型,并扩展该系统行为分析理论,形成项目基础理论框架。研究软件的先天及后天病态机理、“免疫”与“自愈”技术,为软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系统的软件行为可预期性、用户行为一致性,并构建行为证书、设计验证算法,从行为方面保证系统可信。基于上述成果,开放可信电子银行原型系统,以实证该项目提出的基础模型和核心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四年共发表论文45篇,其中在IEEE/ACMTrans.系列汇刊上发表论文7篇,SCI检索或源刊24篇,EI检索37篇。发明专利受理2项。课题组承担的“网格资源管理与优化的虚拟超市技术及其应用”获2009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课题组承担的“基于虚拟超市技术的大规模网络资源管理及其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生9人,1人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同济大学学术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