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3124]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由于杂交油菜增产显著,品质优良,且有利于加速实现种子产业化,使得培育和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油菜科研和生产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下达了了青海省十五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之课题“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青杂5号(代号305)是青海省十五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之课题“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的科技成果。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品种来源为105A×1831R,全生育期134天,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分枝部位62㎝,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果粒数25.7个,千粒重3.90g。匀生分枝类型。杆硬抗倒,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由国家区试主管部门从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参试点随机取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区试平均芥酸含量0.25%,饼粕中硫甙含量18.56μmol/g,含油量45.23%,其芥酸含量和硫甙含量均达到国际双低标准。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平均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播种量为0.35~0.50㎏/亩。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株距25~30㎝,每亩保苗1.50~2.50万株/亩。3.田间管理:底肥每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浇水。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该品种适宜在青海省、甘肃省低海拔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每年适宜种植区面积可达500万亩。
由于杂交油菜增产显著,品质优良,且有利于加速实现种子产业化,使得培育和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油菜科研和生产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下达了了青海省十五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之课题“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青杂5号(代号305)是青海省十五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之课题“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的科技成果。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品种来源为105A×1831R,全生育期134天,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分枝部位62㎝,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果粒数25.7个,千粒重3.90g。匀生分枝类型。杆硬抗倒,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由国家区试主管部门从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参试点随机取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区试平均芥酸含量0.25%,饼粕中硫甙含量18.56μmol/g,含油量45.23%,其芥酸含量和硫甙含量均达到国际双低标准。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平均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播种量为0.35~0.50㎏/亩。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株距25~30㎝,每亩保苗1.50~2.50万株/亩。3.田间管理:底肥每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浇水。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该品种适宜在青海省、甘肃省低海拔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每年适宜种植区面积可达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