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1926]小麦质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物流仓储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主要技术内容:该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并推广应用具有高磨粉性能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18个(其中优质强筋品种8个、中筋品种7个、弱筋品种3个),制定出优质强筋、优质弱筋和优质中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3套,筛选出4项小麦品质评价指标并应用于快速检测实践,建立了1套品质测报和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储备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以及仓储粮品质监控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多基地、多基点进行的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调控效应研究,筛选出18个适宜不同品质生态类型区种植的高产且具有高磨粉性能的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制定了3套优质专用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通过对1000余份小麦子粒样本的分析,结合对面食制品品质性状的研究,明确了以食品(如面条、馒头等)加工品质(包括烘焙品质、蒸煮品质)、稳定性能为基础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快速、标准的检测技术。(3)构建小麦安全储藏测报系统,对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检验检测全省优质小麦和普通品质小麦的品质,绘制了河南省小麦品质分布图。(4)筛选出灵敏、易测的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评价和监控体系,并在国家粮食储备库中检验和校正其正确性、实用性和准确性等。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的主要攻关内容与目标,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所研究出的实用、高效的集成技术,可操作性强,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筛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并制定相应的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全面分析各项品质评价指标及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储藏小麦品质检测和监控体系等,显著促进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储备小麦品质的优化升级。若全国每年示范推广50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450kg小麦,每年增产达22.5亿kg,经济效益显著。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本着“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针,建立研究基地8个、示范点68个。示范点小麦产量显著提高,品质优化升级。多年多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9.2万公顷,增产131700.6吨,产生经济效益25023.2万元。同时,品质评价体系与测报、储备小麦品质评价和监控等研究结果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储备小麦损失率从0.2%降低至0.1%,每吨小麦按1900元计算,仅河南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20万仓容粮库每年减少损失200吨,计38万元。
主要技术内容:该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并推广应用具有高磨粉性能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18个(其中优质强筋品种8个、中筋品种7个、弱筋品种3个),制定出优质强筋、优质弱筋和优质中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3套,筛选出4项小麦品质评价指标并应用于快速检测实践,建立了1套品质测报和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储备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以及仓储粮品质监控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在多基地、多基点进行的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调控效应研究,筛选出18个适宜不同品质生态类型区种植的高产且具有高磨粉性能的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制定了3套优质专用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通过对1000余份小麦子粒样本的分析,结合对面食制品品质性状的研究,明确了以食品(如面条、馒头等)加工品质(包括烘焙品质、蒸煮品质)、稳定性能为基础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快速、标准的检测技术。(3)构建小麦安全储藏测报系统,对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检验检测全省优质小麦和普通品质小麦的品质,绘制了河南省小麦品质分布图。(4)筛选出灵敏、易测的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评价和监控体系,并在国家粮食储备库中检验和校正其正确性、实用性和准确性等。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的主要攻关内容与目标,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所研究出的实用、高效的集成技术,可操作性强,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筛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并制定相应的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全面分析各项品质评价指标及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储藏小麦品质检测和监控体系等,显著促进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储备小麦品质的优化升级。若全国每年示范推广50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450kg小麦,每年增产达22.5亿kg,经济效益显著。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本着“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针,建立研究基地8个、示范点68个。示范点小麦产量显著提高,品质优化升级。多年多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9.2万公顷,增产131700.6吨,产生经济效益25023.2万元。同时,品质评价体系与测报、储备小麦品质评价和监控等研究结果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储备小麦损失率从0.2%降低至0.1%,每吨小麦按1900元计算,仅河南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20万仓容粮库每年减少损失200吨,计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