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9193]小麦新品种昌麦22
交易价格:
25 万元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许昌市农业科学院
进入空间
所在地:河南许昌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1、品种来源:周麦22/昌麦9号
2、特征特性: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12.1~229.1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7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83.4~83.8厘米,株型松紧适中,抗倒性较强。旗叶短宽、上举,穗下节长,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3~39.8万,穗粒数32.0~35.5粒,千粒重48.0~49.9克。
项目核心创新点:
1、抗病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2、产量表现:2019-2020年度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增产点率92.9%,平均亩产540.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1.3%;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2.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6%。
项目详细用途:
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注意防止倒伏。
预期效益说明:
2019-2020年度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增产点率92.9%,平均亩产540.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1.3%;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2.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6%。预期三年推广种植60万亩,增收1500万元。
项目简介:
1、品种来源:周麦22/昌麦9号
2、特征特性: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12.1~229.1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7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83.4~83.8厘米,株型松紧适中,抗倒性较强。旗叶短宽、上举,穗下节长,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3~39.8万,穗粒数32.0~35.5粒,千粒重48.0~49.9克。
项目核心创新点:
1、抗病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2、产量表现:2019-2020年度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增产点率92.9%,平均亩产540.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1.3%;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2.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6%。
项目详细用途:
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注意防止倒伏。
预期效益说明:
2019-2020年度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小麦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增产点率92.9%,平均亩产540.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1.3%;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8.6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12.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公斤,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6%。预期三年推广种植60万亩,增收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