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48752]高油玉米及其加工应用浅谈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贮藏与保鲜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金绍黑

进入空间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概述

  高油玉米(High Oil Corn)含油量为8%~10%,是普通玉米的1倍以上,是一种新型的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高油玉米大约85%的油分集中在种胚部分,因而高油玉米的胚较大。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

  二、高油玉米的特性

  (一)农艺性状

  和优质蛋白玉米一样,生产上推广的高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如株形、株高、叶形、穗位、穗部形态、生育时期、抗性等和普通玉米杂交种差别不大,籽粒产量略有下降。

  (二)高油玉米的利用价值

  1.食用 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玉米油是一种用途广泛、味道纯正、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优质玉米油含棕榈酸8.0%~12.7%、硬脂酸1.0%~2.0%、油酸24.4%、亚油酸60.0%~65.0%、亚麻酸1.0%~1.5%。由于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具有降低血管中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有辅助疗效。另外,玉米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长期食用能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和肌体抵御能力。因此,玉米油是人类最理想的食用植物油,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油。世界上许多国家以食用玉米油为主,在美国玉米油占食用油总量的9%,成为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植物油。

  2.饲用 高油玉米一般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类胡萝卜素等,除此之外,高油玉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高于普通玉米。这些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对人类和家禽具有重要价值。用高油玉米作饲料喂养家禽、家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资料介绍,用其养猪,每增重1千克猪肉,较普通玉米可节省饲料5%~6%;用其养鸡,含油量每提高1%,单位饲料增重提高1.6%。

  3.国内外高油玉米研究与利用概况 玉米的含量油受多基因控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常用的育种方法有混合选择法、单粒法和基因诱变等方法。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而高油玉米一般为7%~10%,最高可达20%以上。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先开始培育高油玉米,到20世纪40年代已育成一批含油量为6.33%的高油玉米杂交种,但由于农艺性状欠佳,生产上没有应用;70年代末,美国费斯特种子公司才开始出售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量5.5%~7.0%)。我国自70年代引进美国高油玉米资源,开始对高油玉米进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先后育成的一批高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已应用于生产。近几年我国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使玉米油品质有了较大的改进。目前,我国推广的高油玉米品种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1号、高油2号、高油6号、高油8号,高油115(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高油647、春油号(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吉星油199(吉农公司,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等,其籽粒产量与普通玉米接近。

  4.高油玉米开发应用前景 高油玉米是经过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数十年的努力才创造出来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含油量高。我国正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都在7%~9%之间,而且10%含油量的杂交种也已进入示范阶段。和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高油玉米使玉米本身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据测算每500千克高油玉米含油35~50千克玉米油,相当于175~200千克大豆的含油量。更为重要的是玉米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具有溶化胆固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油;同时玉米油发烟温度(221~260℃)比豆油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又是一种理想的烹饪油。美国是高油玉米的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玉米油60万~70万吨,且非常畅销。而我国统计数据表明,年产量不超过2万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玉米油,大部分从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近几年我国高油玉米的科研和生产已取得很大进展,不仅选育推广了一批高油玉米新品种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

  除油分之外,高油玉米还含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这些成分不仅对人类和单胃动物的营养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家禽乃至反刍动物的饲养也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喂养试验表明,高油玉米带来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例如据杜邦公司估计,每千克高油玉米的额外增值可达2~2.3美分。伊利诺伊大学以不同含油量的玉米作肉鸡饲养试验,发现含油量每提高1%,单位饲料增重可提高1.6%。我国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的肉鸡饲养试验表明,以高油玉米配合饲料与正大鸡饲料相比,每养1只鸡可节约1.5元人民币。据杜邦公司专家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估计,高油玉米在美国有可能扩展到全部玉米播种面积的30%。

  我国的高油玉米育种并不比美国落后。已经有一批含油量在7%~9%的杂交种育成,丰产潜力与农艺性状都与普通玉米相近。已有个别杂交种含油量达到10%。只是由于缺少强大加工业的带动,特别是优质优价等政策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农民不能从高油玉米生产中得到实惠,现阶段高油玉米在我国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但随着整个特用玉米产业的发展,高油玉米在我国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前景也十分光明。如果有20%的播种面积改种高油玉米并进行各种加工,在不影响玉米继续增产的前提下,可额外增产玉米油100万吨以上,相当于200万公顷油菜籽的产油量。这个目标若能实现,我国的食用油短缺的局面就会大大缓解,而且会带来畜牧业的全面兴旺,大大提高我国菜篮子的质量和数量。额外增加的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

  三、高油玉米的加工利用

  高油玉米因其独特的高含油量和特异品质,不论是做饲料和玉米配合饲料、工业原料还是在玉米籽粒深加工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油玉米作为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原料

  玉米籽粒在配合饲料中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原料,因其含油量高,所以能改善加工配合饲料的品质,降低成本。尤其是高油玉米含亚油酸高达4%以上,是所有谷物饲料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亚油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饲料中获得,是动物体内必需脂肪酸。动物如缺乏它,将生长受阻,皮肤病变,繁殖机能受到破坏。玉米在猪、鸡日粮中的配比高达50%以上,仅玉米就可满足动物对亚油酸的需要量。另外高油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也比普通玉米高50%,用高油玉米作饲料原料,比普通玉米品质好,可节约成本。

  高油玉米不但籽粒含油量高、品质好,而且其秸秆的品质也很好。目前生产中推广的高油玉米品种大多都有绿叶成熟的特性,且高油玉米秸秆的品质较普通玉米有大的改善。如目前推广的高油115号,秸秆粗蛋白含量达8.5%,比普通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6.6%)高30%,甚至超过美国带穗青饲玉米(粗蛋白含量8.1%),是一种难得的优质青饲料。

  (二)高油玉米的深加工及玉米油生产

  高油玉米的综合利用收益最大的应属玉米深加工业和玉米制油业。在玉米加工淀粉业中,淀粉的销售用于保住成本,玉米油作为一种副产品,可给加工带来利润,而选用高油玉米作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原料则可给加工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改用高油玉米做原料,其出油率可由普通玉米的2%~2.5%提高到6%~6.5%。仅此一项每吨原料就可多获利60~70元,给一年加工能力110万吨的县级淀粉厂每年可带来600万~700万元的额外经济效益。而且用高油玉米加工后的其他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也提高了,仍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

  玉米油85%存在于玉米胚芽中,所以有人称玉米油为胚芽油。因此,在玉米油的生产或玉米的综合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就是脱胚,传统的脱胚方法是湿法脱胚,现在普遍采用干法脱胚工艺。从分离出的玉米胚芽中提取玉米油,过去多采用压榨法,出油率很低,现在采用溶剂浸出,可大大提高玉米油的产量。粗提的玉米油再经过精炼加工,就可成为合格的食用商品。

  采用干法脱胚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作用,由他们加工、出售玉米胚芽,然后集中到具有一定设备和规模的大中型厂家提取玉米油。

  高油玉米会伴随我国玉米综合加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而玉米工业发展过程中,玉米油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对我国目前玉米油产量还不足万吨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我国自己生产的玉米油将会进入每个普通家庭。

  另外,高油玉米籽的胚较大,在收购过程中容易鉴别。

  (三)玉米胚油营养饼干

  玉米胚油营养饼干,以保健植物油--玉米胚芽代替其他植物油,所生产的一种甜酥性营养饼干。此饼干为保健营养品。老、中、少皆宜,特别适合儿童的营养需要。

  一、概述

  高油玉米(High Oil Corn)含油量为8%~10%,是普通玉米的1倍以上,是一种新型的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高油玉米大约85%的油分集中在种胚部分,因而高油玉米的胚较大。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

  二、高油玉米的特性

  (一)农艺性状

  和优质蛋白玉米一样,生产上推广的高油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如株形、株高、叶形、穗位、穗部形态、生育时期、抗性等和普通玉米杂交种差别不大,籽粒产量略有下降。

  (二)高油玉米的利用价值

  1.食用 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玉米油是一种用途广泛、味道纯正、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优质玉米油含棕榈酸8.0%~12.7%、硬脂酸1.0%~2.0%、油酸24.4%、亚油酸60.0%~65.0%、亚麻酸1.0%~1.5%。由于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具有降低血管中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有辅助疗效。另外,玉米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长期食用能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和肌体抵御能力。因此,玉米油是人类最理想的食用植物油,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油。世界上许多国家以食用玉米油为主,在美国玉米油占食用油总量的9%,成为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植物油。

  2.饲用 高油玉米一般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类胡萝卜素等,除此之外,高油玉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高于普通玉米。这些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对人类和家禽具有重要价值。用高油玉米作饲料喂养家禽、家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资料介绍,用其养猪,每增重1千克猪肉,较普通玉米可节省饲料5%~6%;用其养鸡,含油量每提高1%,单位饲料增重提高1.6%。

  3.国内外高油玉米研究与利用概况 玉米的含量油受多基因控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常用的育种方法有混合选择法、单粒法和基因诱变等方法。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而高油玉米一般为7%~10%,最高可达20%以上。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先开始培育高油玉米,到20世纪40年代已育成一批含油量为6.33%的高油玉米杂交种,但由于农艺性状欠佳,生产上没有应用;70年代末,美国费斯特种子公司才开始出售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量5.5%~7.0%)。我国自70年代引进美国高油玉米资源,开始对高油玉米进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先后育成的一批高油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已应用于生产。近几年我国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使玉米油品质有了较大的改进。目前,我国推广的高油玉米品种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1号、高油2号、高油6号、高油8号,高油115(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高油647、春油号(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吉星油199(吉农公司,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等,其籽粒产量与普通玉米接近。

  4.高油玉米开发应用前景 高油玉米是经过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数十年的努力才创造出来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含油量高。我国正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都在7%~9%之间,而且10%含油量的杂交种也已进入示范阶段。和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高油玉米使玉米本身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据测算每500千克高油玉米含油35~50千克玉米油,相当于175~200千克大豆的含油量。更为重要的是玉米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具有溶化胆固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油;同时玉米油发烟温度(221~260℃)比豆油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又是一种理想的烹饪油。美国是高油玉米的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玉米油60万~70万吨,且非常畅销。而我国统计数据表明,年产量不超过2万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玉米油,大部分从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近几年我国高油玉米的科研和生产已取得很大进展,不仅选育推广了一批高油玉米新品种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

  除油分之外,高油玉米还含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这些成分不仅对人类和单胃动物的营养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家禽乃至反刍动物的饲养也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许多喂养试验表明,高油玉米带来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例如据杜邦公司估计,每千克高油玉米的额外增值可达2~2.3美分。伊利诺伊大学以不同含油量的玉米作肉鸡饲养试验,发现含油量每提高1%,单位饲料增重可提高1.6%。我国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的肉鸡饲养试验表明,以高油玉米配合饲料与正大鸡饲料相比,每养1只鸡可节约1.5元人民币。据杜邦公司专家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估计,高油玉米在美国有可能扩展到全部玉米播种面积的30%。

  我国的高油玉米育种并不比美国落后。已经有一批含油量在7%~9%的杂交种育成,丰产潜力与农艺性状都与普通玉米相近。已有个别杂交种含油量达到10%。只是由于缺少强大加工业的带动,特别是优质优价等政策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农民不能从高油玉米生产中得到实惠,现阶段高油玉米在我国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但随着整个特用玉米产业的发展,高油玉米在我国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前景也十分光明。如果有20%的播种面积改种高油玉米并进行各种加工,在不影响玉米继续增产的前提下,可额外增产玉米油100万吨以上,相当于200万公顷油菜籽的产油量。这个目标若能实现,我国的食用油短缺的局面就会大大缓解,而且会带来畜牧业的全面兴旺,大大提高我国菜篮子的质量和数量。额外增加的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

  三、高油玉米的加工利用

  高油玉米因其独特的高含油量和特异品质,不论是做饲料和玉米配合饲料、工业原料还是在玉米籽粒深加工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油玉米作为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原料

  玉米籽粒在配合饲料中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原料,因其含油量高,所以能改善加工配合饲料的品质,降低成本。尤其是高油玉米含亚油酸高达4%以上,是所有谷物饲料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亚油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饲料中获得,是动物体内必需脂肪酸。动物如缺乏它,将生长受阻,皮肤病变,繁殖机能受到破坏。玉米在猪、鸡日粮中的配比高达50%以上,仅玉米就可满足动物对亚油酸的需要量。另外高油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也比普通玉米高50%,用高油玉米作饲料原料,比普通玉米品质好,可节约成本。

  高油玉米不但籽粒含油量高、品质好,而且其秸秆的品质也很好。目前生产中推广的高油玉米品种大多都有绿叶成熟的特性,且高油玉米秸秆的品质较普通玉米有大的改善。如目前推广的高油115号,秸秆粗蛋白含量达8.5%,比普通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6.6%)高30%,甚至超过美国带穗青饲玉米(粗蛋白含量8.1%),是一种难得的优质青饲料。

  (二)高油玉米的深加工及玉米油生产

  高油玉米的综合利用收益最大的应属玉米深加工业和玉米制油业。在玉米加工淀粉业中,淀粉的销售用于保住成本,玉米油作为一种副产品,可给加工带来利润,而选用高油玉米作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原料则可给加工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改用高油玉米做原料,其出油率可由普通玉米的2%~2.5%提高到6%~6.5%。仅此一项每吨原料就可多获利60~70元,给一年加工能力110万吨的县级淀粉厂每年可带来600万~700万元的额外经济效益。而且用高油玉米加工后的其他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也提高了,仍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

  玉米油85%存在于玉米胚芽中,所以有人称玉米油为胚芽油。因此,在玉米油的生产或玉米的综合加工中,第一道工序就是脱胚,传统的脱胚方法是湿法脱胚,现在普遍采用干法脱胚工艺。从分离出的玉米胚芽中提取玉米油,过去多采用压榨法,出油率很低,现在采用溶剂浸出,可大大提高玉米油的产量。粗提的玉米油再经过精炼加工,就可成为合格的食用商品。

  采用干法脱胚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作用,由他们加工、出售玉米胚芽,然后集中到具有一定设备和规模的大中型厂家提取玉米油。

  高油玉米会伴随我国玉米综合加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而玉米工业发展过程中,玉米油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对我国目前玉米油产量还不足万吨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我国自己生产的玉米油将会进入每个普通家庭。

  另外,高油玉米籽的胚较大,在收购过程中容易鉴别。

  (三)玉米胚油营养饼干

  玉米胚油营养饼干,以保健植物油--玉米胚芽代替其他植物油,所生产的一种甜酥性营养饼干。此饼干为保健营养品。老、中、少皆宜,特别适合儿童的营养需要。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