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殷晓强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本项目开发出可用于冷链物流领域的低温复合相变储冷材料及储冷装置的制备。针对复合相变储冷材料面临的挑战,开展了从复合储冷材料配方优选制备到装置性能调控方面的研究。攻克了低温复合相变储冷材料配方体系优选,先进制备方法和工艺研发以及储冷装置的优化设计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来对低温复合储冷材料和装置性能进行跨尺度调控,最终得到最优物性的材料和最佳结构的储冷装置,形成样机,为复合相变储冷材料在冷链物流运输及储冷保鲜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市场分析
分析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500亿元,但受限于温度技术的不成熟和现有制冷技术的局限,我国综合冷链物流流通率不足15%,每年造成超100亿生鲜果品损坏。同时,利用电能来制冷保鲜也给电网带来超高负荷。开发先进的相变储冷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转化温度,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物品需要的不同保鲜温度,而且可以减少流通损耗,降低流通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达到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保守估计,采用相变储冷技术来补充和替代现有冷链市场中的压缩机制冷,市场份额予以50%计算,年产值将超到百亿元左右。
已有应用情况
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开始了利用相变储冷材料进行食品和鲜花的保鲜运输,总运输距离达35000公里。
产业化成本效益分析
(1)通过低温复合相变储冷材料和储冷装置的研发,制备、工程示范应用及推广,可在不增加设备耗费和占地面积的条件下,提升现有冷链物流市场中的制冷保鲜能力,同时降低储冷装置和设备的重量以及能量损耗。这将有助于满足超远距离物品冷链运输和农产品保鲜的重大需求,助力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解决城乡能源与经济不平衡问题。(2)有助于培养相变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相变储冷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相变储冷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3)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应用理论创新,通过后续样机研制,有助于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升级,带动其他产业如电力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可大范围推广应用于轨道交通,建筑节能,和空调制冷等工业领域,其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将惠及多个行业和产业的技术升级。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