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28950]杀虫剂地亚农绿色生产工艺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邹小毛

所在地:天津天津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二嗪磷即地亚农,是一种广谱、高效、中低毒有机磷杀虫杀螨剂,还广泛应用于兽药和卫生用杀虫喷雾剂,是替代高毒杀虫剂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世界产量约2-3万吨/年,中国市场刚起步。

  南开大学实现了原料异丁腈的国产化,在二嗪磷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异丁腈经甲氧基化、氨化、中和、环化制得羟基嘧啶,总收率达95%以上,羟基嘧啶与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合成二嗪磷的收率达到95%以上,原药含量达95%以上;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点是: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消耗低;合成采用连续自动化控制;以异丁腈合成羟基嘧啶的过程基本无三废;二嗪磷原药中S-TEPP的含量低于0.2%,达到国际标准。所得二嗪磷原药不需加任何稳定剂就能稳定存在;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可提供中试生产技术。

  地亚农主要用于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甘蔗、玉米、烟草、马铃薯等作物,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害虫(如磷翅目、双翅目幼虫、蚜虫、叶蝉、飞虱、蓟马、介壳虫、十二八星瓢虫等),对螨卵也有一定杀伤效果。小麦、玉米、高梁、花生等作拌种,可防治蝼蛄、蛴螬等土壤害虫。颗粒剂灌心叶,可防治玉米螟。

  工艺技术特点

  南开大学元素所对地亚农的制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对异丁腈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已实现了异丁腈的国产化,解决了异丁腈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问题,为地亚农生产奠定基础;其次,从理论基础出发,对合成地亚农的各步反应进行了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近来,我们在地亚农的生产技术上起得突破性的成果,同样以异丁腈为起始原料,经脒化、环化、缩合三步反应合成地亚农,生产工艺平均总收率达到85%(以异丁腈计)以上,原药平均含量达95%以上。这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合成具体工艺如下:

  该合成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以异丁腈为原料经脒化、关环合成羟基嘧啶总收率达92%(以异丁腈计);

  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消耗低;

  合成工艺采用连续自动化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三废较少,在以异丁腈合成羟基嘧啶的过程中基本无三废;

  合成的二嗪磷原药中S-TEPP的含量低于0.3%,达到国际标准。

  采用该工艺合成的二嗪磷原药不需要加任何稳定剂就能稳定存在。

  总之,该合成工艺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连续自动化生产。该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生产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费的资助。

  技术成熟程度:中试生产技术

  投资估算:

  按年产3000吨二嗪磷原药,建成一条现代化自动控制生产线(包括厂房、公用工程),大约需要投资3000万元。
  项目简介:

  二嗪磷即地亚农,是一种广谱、高效、中低毒有机磷杀虫杀螨剂,还广泛应用于兽药和卫生用杀虫喷雾剂,是替代高毒杀虫剂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世界产量约2-3万吨/年,中国市场刚起步。

  南开大学实现了原料异丁腈的国产化,在二嗪磷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异丁腈经甲氧基化、氨化、中和、环化制得羟基嘧啶,总收率达95%以上,羟基嘧啶与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合成二嗪磷的收率达到95%以上,原药含量达95%以上;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点是: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消耗低;合成采用连续自动化控制;以异丁腈合成羟基嘧啶的过程基本无三废;二嗪磷原药中S-TEPP的含量低于0.2%,达到国际标准。所得二嗪磷原药不需加任何稳定剂就能稳定存在;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已获发明专利授权。可提供中试生产技术。

  地亚农主要用于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甘蔗、玉米、烟草、马铃薯等作物,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害虫(如磷翅目、双翅目幼虫、蚜虫、叶蝉、飞虱、蓟马、介壳虫、十二八星瓢虫等),对螨卵也有一定杀伤效果。小麦、玉米、高梁、花生等作拌种,可防治蝼蛄、蛴螬等土壤害虫。颗粒剂灌心叶,可防治玉米螟。

  工艺技术特点

  南开大学元素所对地亚农的制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对异丁腈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已实现了异丁腈的国产化,解决了异丁腈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问题,为地亚农生产奠定基础;其次,从理论基础出发,对合成地亚农的各步反应进行了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近来,我们在地亚农的生产技术上起得突破性的成果,同样以异丁腈为起始原料,经脒化、环化、缩合三步反应合成地亚农,生产工艺平均总收率达到85%(以异丁腈计)以上,原药平均含量达95%以上。这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合成具体工艺如下:

  该合成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以异丁腈为原料经脒化、关环合成羟基嘧啶总收率达92%(以异丁腈计);

  乙酰乙酸乙酯或甲酯消耗低;

  合成工艺采用连续自动化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三废较少,在以异丁腈合成羟基嘧啶的过程中基本无三废;

  合成的二嗪磷原药中S-TEPP的含量低于0.3%,达到国际标准。

  采用该工艺合成的二嗪磷原药不需要加任何稳定剂就能稳定存在。

  总之,该合成工艺生产成本低,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连续自动化生产。该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生产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费的资助。

  技术成熟程度:中试生产技术

  投资估算:

  按年产3000吨二嗪磷原药,建成一条现代化自动控制生产线(包括厂房、公用工程),大约需要投资3000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