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荆涛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一体化标识网络依托国家 973 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 由 北京交 通大学张宏科教授为学术 带头 人的研究队伍研制。 该 成果针对 现有网络移动 性、安全性支持差等严重弊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该架构将网络划分为 “普适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 提出并设计了“四种标识”和“三种映射”,改进 了传统互联网在安全、移动、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性能,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一体化标识网络于 2009 年 12 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 国际上首次设计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创造性的提出了该 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网络体系架构、标识解析映射机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该系统自发明以来,已经成功应用到中兴通讯股份 有限公司、军队某部等多家单位。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1)针对现有互联网体系、机制存在的不足,发明了以 “四种标识”、“三次映 射”为典型特征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的两层总体系架构,综合有效解决了新互联网的体系 与机理问题。
(2)针对现有互联网身份与位置绑定的问题,发明了以“接入标识”、“交换路由 标识”及其分离解析映射为核心,以“身份与位置分离”、“接入网与核心网分离”为典 型特征的“基础设施层(网通层)”关键技术与方法,大幅提高了 网络设施可扩展性 、 安全性和移动性。
(3)针对现有互联网资源与位置绑定导致难以支持普适服务的问题,发明了以“服 务标识”、“连接标识”及其分离解析映射为核心的“普适服务层(服务层)”关键技术 与方法,实现了各种服务的统一命名与获取,有效提升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等普 适服务支持能力。
该项目特色如下
第 一,本 项 目在国 际 上首次设 计并 实现 了 完 全自主 知识 产 权 的一体 化标 识网络体 系,满足了国家对安全、可控可管的未来信息网络的重大需求 针对国家对安全、可控可管的未来信息网络的重大需求,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设计 了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包含“两层模型”、“四种标识”和“三种映射”的一 体化标识网络系统,改进了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安全性、移动性、路由表可扩展性,提升 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普适服务等能力。
第二、解决了国家对移动互联网的重大需求 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代表主机在网络中的身份与位置分别用主机的身份标识与位 置标识标识,而上层连接绑定到身份标识上。这样,不管主机移动到什么地方,上层的 连接不会发生中断,从而能够有效支持节点的移动性。
第三、解决了国家对业务智能化的重大需求 由于现有的各种网络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点,无法满足普适服务对于网络 QoS、 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一体化网络由于实现了大量的革新,可以提 供更好的 QoS、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保证,为普适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基础 网络,使普适服务环境的理论和技术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一体化标识网络原型系统
服务标识 映射服务器 接入交换 路由器-1 多连接终端 广义交换 路由器-1 接入标识 映射服务器 终端 移动终端 广义交换 路由器-3 广义交换 路由器-2 接入交换 路由器-3 接入标识 认证服务器 接入交换路 由器-2 传统电话 标识 转换器 标识 转换器 传统电话 一体化网络 专用电话 多连接电 一体化网络 话代理 邮件服务器 多连多路径服务器 一体化网络 多连接电 视频服务器 话代理 一体化网络 专用电话 一体化标识网络原型系统拓扑示意图 应用范围: 本项目的成果可以应用到公共通信网、各种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中。 市场前景: 2008 年,北京交通大学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关键技术,研制出原型系统,并在北 京 信息科 技大 学等单 位 试 用,为一体 化标 识网络系统的完 善 提供了必要 的依据; 2009 年 12 月,一体化标识网络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新网络的推广与应用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及相关产品已应用到中电集 团电子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国防单位,为我国的前瞻性 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还是传 统互联网和电信网,因此,一体化标识网络还只是应用于部分接入网络及专网中。而由 于传统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目前国际上对未来信息网络的研究如火如荼。可以预 见,随着信息网络及信息化的发展,做为未来信息网络典型代表的一体化标识网络,必 将 在更广 阔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 用, 对未来信息网络相关 产 业发展也 会产生重大影 响,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预期效果
在技术上,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完整的新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及系统问世,只 有少数项目如 LISP 提出的方案与该项目的部分思想类似。该项目在新一代互联网关键 技术及系统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经济指标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本项目也必将产生 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归属情况: 专利 获奖情况: 获得 2012 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 部分产品简介: 一、IPv6 路由器 北京交通大学于 2000 年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 IPv6 路由器(如下 251 图),2002 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6 年通过国际 IPv6 Ready 认证(ID:01-000335) 和信息产业部传输所的协议一致性测试。
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国内多所科研院所 的 IPv6 试验网中。 IPv6 路由器 二、IPv6 无线/移动路由器 北京交通大学于 2004 年研制出国内外首台 IPv6 无线/移动路由器(如下图)。该 成果实现了移动 IPv6 技术、移动子网技术等,并于 2004 年 8 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 技 成果鉴 定, 与 会专家一 致认为该成 果“ 填补 国 内空白 ,达 到国际 先 进 水平”。2006 年 , 该 成 果 通 过 国 际 “ IPv6 Ready ” 认 证 ( ID : 01-000335 ) 和 欧 盟 ETSI 的 “PLUGTESTS”认证。 该成果 2005 年 6 月获得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 书”;荣获 2005 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52 IPv6 无线/移动路由器及获奖证书 三、IPv6 微型传感路由器 2005 年,北京交通大学研制出国内外首台 IPv6 微型传感路由器(如图),同年 12 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6 年,该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并远销海外多个研究机 构和单位,并荣获 2008 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产品融合了传统 传感器网络技术和传统 IPv6 路由器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适用于医疗卫生、工业 控制、环境监控、军事等领域。 253 四、IPv6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和 IPv6 网络性能分析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在 IPv6 网络的安全、可控和可管方面也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 建立了 IPv6 网络安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新机理与机制,并以此为理论支撑,研制 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网络安全设备 IPv6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和 IPv6 网络性 能分析系统(2005 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如图)。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