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清洗,利用激光与物质光-热-力效应,清洗去除物,是一种绿色、高效、无损伤的清洗方法。现有激光清洗频率多小于50kHz,且脉宽大于10ns,热效应明显,易误伤基材。
创新设计了轨迹规划、工艺控制、实时监控、结构及控制组件构成的激光清洗装备,采用高频率(>1MHz)、多波长(1064nm、532nm、355nm)、多脉宽(150ps-100ns)激光清洗系统,清洗速度快、效率高、热积累较少、材料适用性广。已形成不同领域典型材料钛合金、铝合金、钢等无损激光清洗工艺数据库。
应用领域(含已推广使用情况):可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核电、汽车等领域,现已用在轨道交通、航空、环保领域,与中车集团合作,开展了高速列车铝合金车身的焊前和焊后激光清洗的研究与应用,与中车株洲机车已签订合同开展铝合金型材焊前坡口的激光清洗技术及装备集成研究;与成飞集团合作,开展了飞机蒙皮脱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试用;与四川君和环保集团合作,开展了环保装备制造的激光清洗应用研究和试用。
知识产权情况: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菁蓉杯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创业大赛“菁蓉杯·创新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国家银奖;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技术成熟度:项目已实现中试生产,在彭州拥有600平方米的厂房,先后获得成都技术转移集团、彭州国投公司的A、B两轮投资,投资金额2300万元。
团队简介:团队依托“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功能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关键材料与工艺装备研究中心”等一批从事轨道交通研究的国家级实验室和“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轨道交通、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先进激光加工技术(焊接、清洗、熔覆)、广域环境结构材料技术、结构材料及部件服役行为及安全评价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等方向开展材料工程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创新、科技成果与产品的孵化及产业化、
团队带头人陈辉教授为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近5年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大会邀请报告4次。主持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创新创业大赛国奖银奖1项。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