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每年生产稻杆近7亿多t,其所含养分相当于氮肥350多万t,磷肥80多万t,钾肥800万t,约为我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四分之一,如果用三分之一的稻杆制作饲料,可提供1亿头牛的载畜量,节省词料5300万t。2006年范小建在全国免耕栽培技术现场会上指出:研究表明,每亩还田400Kg秸秆,相当于施尿素6Kg、磷肥5kg和钾肥4kg。如果每公顷4500--7500kg秸秆,可提高作物产量375kg以上,增产率12.5%。如果在秸秆还田的同时,配合施用化肥,可提高10-15%的氮肥利用率,20%的磷肥利用率。
化肥的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促进秸秆分解,提高利用效率。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深层根系生长发育,从而达到作物增产效果。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机能和生物化学循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养分循环、抑制植物病原体、分解有机质和降解污染物等,它的积极参与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加速秸秆的分解。实验表明,多年连作会导致土壤总微生物量(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下降,从而减低土壤肥力,新疆农业大学在库尔勒连作20年棉田,总微生物数随年限逐渐下降,20年后,由原来的284.19万/g干土降低到114.65万/g干土,细菌所占比例也随年限下降。而秸秆赢其含有较高的C/N,刺激根际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加速秸秆分解。西藏日睹则青稞秸秆还田实验表明,秸秆还田244天后,无论是秸秆覆盖还是秸秆翻埋,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其中细菌增加88.63-259.64%;放线菌增加105.27-119.35%;固氮菌数量由秸秆不还田的0升至最高为83.5X102个/g,西北大学在安塞水土保持研究站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坡耕地恢复植被30年以后,无论林地还是草地,除多粉氧化酶外,脲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和鹿糖酶的活性均比没恢复植被的耕地显著增加,由于林地能产生大量的植物残体,为更多的土壤微生物创造条件,其酶活性高于草地和耕地。
我们研制的秸秆腐熟剂分为玉米秸秆腐熟剂,水稻秸秆腐熟剂,水稻+玉米秸秆腐熟剂,小麦秸秆腐熟剂,杂粮秸秆腐熟剂等,主要筛选土壤的产热放线菌、分解木质素的担子菌类,加速腐熟的米曲霉菌、黑曲霉菌、光合菌、芽孢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发酵能力和蛋白质原材料生产而成的,具有产热快,温度高、腐熟彻底、无有害物质产生、不含有农药和除草剂残留物,重金属含量复合国家有机农业肥料标准要求。
用法用量:每(666.6平方米种植玉米所产秸秆量)700--900kg玉米秸秆,使用该腐熟菌2.0kg,参配9千克含氮量为46.0%以上的尿素(或者800-1000千克的鲜动物粪便),调节碳氮比,利于腐熟,一起均匀撒到秸秆潮湿上,在15℃以上环境中通过好氧和厌氧腐熟即可。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