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姚学峰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胚乳占种子重量的90%以上,是营养物质的储藏器官,主要由糊粉层和淀粉胚乳两部分组成。淀粉胚乳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糊粉层则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水稻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胚和糊粉层被磨掉,人们食用的主要是淀粉胚乳部分。长期食用精加工的粮食,不但易诱发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还可能导致缺铁营养性贫血症、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
植物所科研团队经过近15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分子育种实践,利用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从3万多份水稻突变体中筛选得到2份糊粉层加厚的高营养水稻突变体,揭示了水稻糊粉层细胞命运决定机制和改善稻米营养品质育种新路径,培育出了高营养水稻‘中紫1号’和‘中紫4号’新品种,建立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累计推广示范2万余亩。“高营养紫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成果获得大北农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紫系列水稻新品种与栽培稻‘中花11号’相比,富含花青素,总蛋白增加13%和12%、脂肪酸增加32%和47%、铁含量增加84%和200%、锌含量增加20%和36%,实现了我国高营养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突破。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