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强的抗凝活性,但又很大程度地减小了出血的危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
目前,低分子肝素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化学法,但存在环保风险大、产物活性易受影响等缺点。生物酶解法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些问题。
目前市场所用肝素酶主要源自肝素黄杆菌(Pedobacterheparinus),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但其产量、酶活及稳定性均不甚理想,因此严重限制了酶法制备在低分子肝素生产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亭扎肝素等品种使用酶解法)。
进而,优化确定了工程菌表达的最佳条件,5 L发酵罐的酶活产量可达3.94×105IU/L。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