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系列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完成的互操作性测试研究,并以BGP4+、OSPFv3、RIPng为例进行了理论方法的实验。 (1)基于自己建立的Rip协议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进行互操作性测试生成、选择及测试执行的研究。侧重不确定等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得到了重要的结论,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路由策略是BGP4+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可以保障它工作的安全性。针对协议中的策略描述,给出了测试生成算法,并基于生成的测试例进行测试执行,得到了相关的测试结果。针对OSPFv3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将其转换为Petri网,并构建了它的复合模型;充分利用了Petri网的动态执行优点,缓解了状态爆炸问题。深入研究了说明中的不确定在模型中的体现以及对于互操作性测试的影响,识别出在分布式多测试器的场景下,可控制与可观察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协议属性对于互操作性测试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基于属性的建模测试生成、选择及测试执行,使得在一定的假设下(例如假设互操作性测试是在部分一致性测试之后进行),互操作性测试的针对性更强,测试效率更高。 (2)全面分析测试系统中的交互信息,分析协议字段对于这些交互行为的影响,给出了生成测试序列的算法,手动生成了相关的测试例,规范了测试例表示。在获取测试数据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达图的分析以及利用数据进行可执行测试序列的选择上,测试数据的粒度已经细化到包中的字段上,并对不确定问题进行基于数据分层的研究,逐渐减少不确定的因素。 (3)设计了通用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利用一致性测试工具辅助进行了路由协议的互操作性测试,对于三大路由协议进行了互操作性测试,得到了测试结果。给出了基于XML的测试套标记。依据项目需要对于RIP、OSPF和BGP协议进行了互操作性测试。给出了单成分的TTCN-3的测试套示例,对于OSPF给出了考虑属性的TTCN-3的测试套示例,对于BGP给出了TTCN-3互操作性测试套示例。 项目组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了较高水平科技论文19篇。
本项目是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系列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完成的互操作性测试研究,并以BGP4+、OSPFv3、RIPng为例进行了理论方法的实验。 (1)基于自己建立的Rip协议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进行互操作性测试生成、选择及测试执行的研究。侧重不确定等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得到了重要的结论,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路由策略是BGP4+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可以保障它工作的安全性。针对协议中的策略描述,给出了测试生成算法,并基于生成的测试例进行测试执行,得到了相关的测试结果。针对OSPFv3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将其转换为Petri网,并构建了它的复合模型;充分利用了Petri网的动态执行优点,缓解了状态爆炸问题。深入研究了说明中的不确定在模型中的体现以及对于互操作性测试的影响,识别出在分布式多测试器的场景下,可控制与可观察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协议属性对于互操作性测试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基于属性的建模测试生成、选择及测试执行,使得在一定的假设下(例如假设互操作性测试是在部分一致性测试之后进行),互操作性测试的针对性更强,测试效率更高。 (2)全面分析测试系统中的交互信息,分析协议字段对于这些交互行为的影响,给出了生成测试序列的算法,手动生成了相关的测试例,规范了测试例表示。在获取测试数据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达图的分析以及利用数据进行可执行测试序列的选择上,测试数据的粒度已经细化到包中的字段上,并对不确定问题进行基于数据分层的研究,逐渐减少不确定的因素。 (3)设计了通用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利用一致性测试工具辅助进行了路由协议的互操作性测试,对于三大路由协议进行了互操作性测试,得到了测试结果。给出了基于XML的测试套标记。依据项目需要对于RIP、OSPF和BGP协议进行了互操作性测试。给出了单成分的TTCN-3的测试套示例,对于OSPF给出了考虑属性的TTCN-3的测试套示例,对于BGP给出了TTCN-3互操作性测试套示例。 项目组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了较高水平科技论文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