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7575]大型铜闪速冶炼系统节能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金属材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中国铜冶炼企业国际化程度高,能源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重大(60%),因此,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闪速炼铜系统由国内自行设计建设,单套系统产能在当时为世界最大,缺乏实现先例。另一方面,闪速炼铜系统的粒化、电解等工序能耗问题相对突出,而且,国内炼铜企业的能源管理普遍较为粗放。为此,该项目在“双闪”系统投产运行之前后,从“高产稳产节能”、“关键工序节能”以及“能源信息化管理节能”三个层面开展研究,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闪速冶炼系统节能关键技术,为企业降低生产能耗与成本、赢得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条件。
项目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研究提出了闪速熔炼过程“多粒子多相熔合”模型,为现代高产能闪速熔炼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基于模型理论开发应用了高性能倍通量扰动预混型精矿喷嘴、高产能新型闪速熔炼炉等核心装备,形成了“高产能低能耗闪速熔炼技术”,实现了大型闪速炉系统在年产40万吨阴极铜高产能条件下稳定、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运行。
2.针对系统重点耗能工序,开发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雾化动量熔体粒化及收集技术”,解决了熔体粒化系统能耗高、故障率高、污染大的问题;开发应用了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大型电解槽极板短路在线监测及分析技术”,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提高了短路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电解电耗。
3.针对炼铜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研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与匹配技术,构建了闪速炼铜企业多层级多尺度能效评价指标及在线计算模型,开发了以综合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关键工艺指标为约束的闪速熔炼、电解等关键过程的能效优化控制模型,形成了“闪速炼铜企业能效在线分析与优化控制技术”,开发应用了“闪速炼铜企业能效监测评估与优化控制系统”首次实现了对炼铜企业全厂能耗的精细分析与优化控制。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编制企业标准1项,获安徽省新产品1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项目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实施后,其闪速炉稳定投料量居世界前列,比国际同类企业水平,电解短路率低80%,熔炼综合能耗低与铜冶炼综合能耗低15%。企业于2015-2017年间累计新增销售额36.64亿元,新增利润2.83亿元,节约成本5517万元,新增税收7.27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相关技术还应用于湖北大冶、广西金川、金隆铜业等企业,为国内外新建铜冶炼企业、老厂改造及生产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提供良好示范作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项目技术水平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技术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成熟度高,推动了铜冶炼行业的科技进步。
该项目属于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中国铜冶炼企业国际化程度高,能源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重大(60%),因此,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闪速炼铜系统由国内自行设计建设,单套系统产能在当时为世界最大,缺乏实现先例。另一方面,闪速炼铜系统的粒化、电解等工序能耗问题相对突出,而且,国内炼铜企业的能源管理普遍较为粗放。为此,该项目在“双闪”系统投产运行之前后,从“高产稳产节能”、“关键工序节能”以及“能源信息化管理节能”三个层面开展研究,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闪速冶炼系统节能关键技术,为企业降低生产能耗与成本、赢得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条件。
项目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研究提出了闪速熔炼过程“多粒子多相熔合”模型,为现代高产能闪速熔炼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基于模型理论开发应用了高性能倍通量扰动预混型精矿喷嘴、高产能新型闪速熔炼炉等核心装备,形成了“高产能低能耗闪速熔炼技术”,实现了大型闪速炉系统在年产40万吨阴极铜高产能条件下稳定、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运行。
2.针对系统重点耗能工序,开发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雾化动量熔体粒化及收集技术”,解决了熔体粒化系统能耗高、故障率高、污染大的问题;开发应用了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大型电解槽极板短路在线监测及分析技术”,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提高了短路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电解电耗。
3.针对炼铜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研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与匹配技术,构建了闪速炼铜企业多层级多尺度能效评价指标及在线计算模型,开发了以综合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关键工艺指标为约束的闪速熔炼、电解等关键过程的能效优化控制模型,形成了“闪速炼铜企业能效在线分析与优化控制技术”,开发应用了“闪速炼铜企业能效监测评估与优化控制系统”首次实现了对炼铜企业全厂能耗的精细分析与优化控制。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编制企业标准1项,获安徽省新产品1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项目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实施后,其闪速炉稳定投料量居世界前列,比国际同类企业水平,电解短路率低80%,熔炼综合能耗低与铜冶炼综合能耗低15%。企业于2015-2017年间累计新增销售额36.64亿元,新增利润2.83亿元,节约成本5517万元,新增税收7.27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相关技术还应用于湖北大冶、广西金川、金隆铜业等企业,为国内外新建铜冶炼企业、老厂改造及生产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提供良好示范作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项目技术水平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技术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成熟度高,推动了铜冶炼行业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