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68766]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子元器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任务来源东南大学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于1996年起已开始与美国相关大学课题组开展平面光波光路(PLC)器件技术研究,2002年,我们正式提请江苏省科技厅将“III~V族半导体材料多量子阱光调制器/开关技术研究”列为省高技术项目。2002年7月该项目正式列项;8月签订了科技项目合同(项目编号:BG2002008),省拨研究经费25万元,单位自筹20万元。同年底,省拨经费全部下拨至课题组。与此同时,我们于2002年10月又承接了“十五863”项目“光电子芯片与集成系统的无生产线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2AA312230,起止日期:2002.10~2005.4)PLC子课题研究,旨在建立PLC芯片设计和测试平台。在这两个项目支撑下,我们通过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工作发现,利用III~V族半导体多量子阱(MQW)材料系统,可制成各类低功耗、高速平面光波光路(PLC)功能器件单元,实现各种光子器件的单片集成。同时,这些单元光路设计、制作工艺、测试等关键技术环节均具有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以InP为衬底材料的多量子阱PLC器件技术四个子课题的研究。该项目为其中子课题之一。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研制的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MMI)耦合器,既可作为独立元件,在光通信网络、光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光信号或光功率的多路分配;也可成为构成其他元器件,如光放大器、光信号监控器、光滤波器、光开关/光调制器等的重要辅助元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网络、光信号处理等领域。MMI型耦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自镜像效应,输入场在多模波导中激励起多个模式,各模式之间互相干涉,结果沿光波的传播方向周期性地产生输入场的一个或多个像。由MQW材料的量子束缚Stark效应,通过调节器件上方的电极,控制波导中的电场强度,使器件的输出功率发生改变,达到输出功率可调目的。3.性能指标经测试,器件的技术指标为:工作波长:1525nm~1575nm;插入损耗:27.76dB;方向性:50.14dB;分光比:1:9.97;驱动电压:1.8;可调范围:10%。通过该项目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PLC光路设计、光学特性测试平台;在国内外核心期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8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所研制的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紧凑、带宽大、功分比可调、偏振不敏、附加损耗低,国际上没有文献报道,为创新产品。研制的CAD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精度高、速度快,是分析光子器件性能的有力工具。(1)提出在MMI耦合器的多模波导中引入控制电极,利用MQW材料的QCSE效应,改变其折射率,实现功分比可调,增大制作容差,拓宽其应用领域;(2)提出在MMI耦合器两侧的接入波导采用锥形过渡结构,减小附加损耗;(3)提出一种映射伽辽金法,用以分析光波导标量/半矢量/全矢量色散特性,没有边界截断问题,在近截止区仍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且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提出一种基于映射辽金法的三维全矢量束传播法,用以分析MMI耦合器的自镜像效应及其传输特性;编程方便,无需引入人工边界条件,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维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波导模解方法、三维全矢量有很差分束传播法;考虑了电场磁的边值关系,适用于均匀与非均网络,计算精度且无条件稳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器件模拟分析CAD软件。(4)InP基MQW材料体系在1.55m波长处具有良好的QCSE效应,能够实现光开关、调制器、光源、耦合器等多种光电子器件的单片集成,并能够利用国内工艺研制。5.作用意义为了适应我国信息技术和国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高速信息系统和模块,掌握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芯片设计、制作和测试平台,探索国产化实现的技术途径,提高我国PLC技术的整体水平,对构件各类高速宽带光子系统和网络平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网络由骨干网向接入网推进,光纤到户(FTTH)系统成为当前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欧美、日本国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必将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耦合器是FFTH的基础元件,实现光信号的多路分配,因此,该项目的研制的可调式多模干涉合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潜力。
1.任务来源东南大学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于1996年起已开始与美国相关大学课题组开展平面光波光路(PLC)器件技术研究,2002年,我们正式提请江苏省科技厅将“III~V族半导体材料多量子阱光调制器/开关技术研究”列为省高技术项目。2002年7月该项目正式列项;8月签订了科技项目合同(项目编号:BG2002008),省拨研究经费25万元,单位自筹20万元。同年底,省拨经费全部下拨至课题组。与此同时,我们于2002年10月又承接了“十五863”项目“光电子芯片与集成系统的无生产线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2AA312230,起止日期:2002.10~2005.4)PLC子课题研究,旨在建立PLC芯片设计和测试平台。在这两个项目支撑下,我们通过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工作发现,利用III~V族半导体多量子阱(MQW)材料系统,可制成各类低功耗、高速平面光波光路(PLC)功能器件单元,实现各种光子器件的单片集成。同时,这些单元光路设计、制作工艺、测试等关键技术环节均具有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以InP为衬底材料的多量子阱PLC器件技术四个子课题的研究。该项目为其中子课题之一。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研制的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MMI)耦合器,既可作为独立元件,在光通信网络、光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光信号或光功率的多路分配;也可成为构成其他元器件,如光放大器、光信号监控器、光滤波器、光开关/光调制器等的重要辅助元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网络、光信号处理等领域。MMI型耦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自镜像效应,输入场在多模波导中激励起多个模式,各模式之间互相干涉,结果沿光波的传播方向周期性地产生输入场的一个或多个像。由MQW材料的量子束缚Stark效应,通过调节器件上方的电极,控制波导中的电场强度,使器件的输出功率发生改变,达到输出功率可调目的。3.性能指标经测试,器件的技术指标为:工作波长:1525nm~1575nm;插入损耗:27.76dB;方向性:50.14dB;分光比:1:9.97;驱动电压:1.8;可调范围:10%。通过该项目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PLC光路设计、光学特性测试平台;在国内外核心期上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8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4.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所研制的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紧凑、带宽大、功分比可调、偏振不敏、附加损耗低,国际上没有文献报道,为创新产品。研制的CAD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精度高、速度快,是分析光子器件性能的有力工具。(1)提出在MMI耦合器的多模波导中引入控制电极,利用MQW材料的QCSE效应,改变其折射率,实现功分比可调,增大制作容差,拓宽其应用领域;(2)提出在MMI耦合器两侧的接入波导采用锥形过渡结构,减小附加损耗;(3)提出一种映射伽辽金法,用以分析光波导标量/半矢量/全矢量色散特性,没有边界截断问题,在近截止区仍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且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提出一种基于映射辽金法的三维全矢量束传播法,用以分析MMI耦合器的自镜像效应及其传输特性;编程方便,无需引入人工边界条件,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维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波导模解方法、三维全矢量有很差分束传播法;考虑了电场磁的边值关系,适用于均匀与非均网络,计算精度且无条件稳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器件模拟分析CAD软件。(4)InP基MQW材料体系在1.55m波长处具有良好的QCSE效应,能够实现光开关、调制器、光源、耦合器等多种光电子器件的单片集成,并能够利用国内工艺研制。5.作用意义为了适应我国信息技术和国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高速信息系统和模块,掌握InP基多量子阱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芯片设计、制作和测试平台,探索国产化实现的技术途径,提高我国PLC技术的整体水平,对构件各类高速宽带光子系统和网络平台,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网络由骨干网向接入网推进,光纤到户(FTTH)系统成为当前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欧美、日本国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必将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耦合器是FFTH的基础元件,实现光信号的多路分配,因此,该项目的研制的可调式多模干涉合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