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80686]一体化标识网络关键技术及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网络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信息网络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提供信息服务,但现有信息网络距该目标甚远,迫切需要创建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这是一个世界性重大难题,“一体化标识网络关键技术及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而发明的。2005年,该项目组即针对这一难题开展了新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国际上对该难题也极为重视并积极开展研究,如2005年美国NSF启动的GENI计划和2006年启动的FIND计划;2007年欧盟启动了FIRE计划;2010年8月,美国NSF发布了FIA计划,作为FIND研究计划的延续。这些计划均试图创建一种新的网络体系架构,但至今尚见到有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在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手段,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以“两层模型”、“四种标识”、“三次映射”为典型特征的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信息网络在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和普适服务等方面的严重弊端。该项目主要发明点如下:(1)针对现有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复杂,难以满足未来网络新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基础设施层”和“普适服务层”的一体化标识网络两层体系结构,解决了新信息网络的体系架构问题。(2)针对现有互联网安全性、移动性差,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在基础设施层面,引入接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及其解析映射,提高了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安全性、移动性和路由可扩展性。(3)针对现有互联网难以支持普适服务的问题,在普适服务层面,引入服务标识、连接标识及服务标识解析映射、连接标识解析映射,统一了互联网各种服务,提升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普适服务等能力。该项目共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49项,其中成功转化并进行推广应用25项,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16项;提交并被接纳国际标准建议18项,并成为IEEE1888.2标准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发表SCI检索论文22篇(其中IEEETrans.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49);2009年12月,“一体化标识网络”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为“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创造性的提出了该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网络体系架构、标识解析映射机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该项目发明成果经过多年的“产、学、研”结合,核心技术及装置应用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中。这些产品已广泛销售到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等电信运营商,并应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706亿元。该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对未来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带来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信息网络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提供信息服务,但现有信息网络距该目标甚远,迫切需要创建全新的网络体系架构。这是一个世界性重大难题,“一体化标识网络关键技术及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而发明的。2005年,该项目组即针对这一难题开展了新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国际上对该难题也极为重视并积极开展研究,如2005年美国NSF启动的GENI计划和2006年启动的FIND计划;2007年欧盟启动了FIRE计划;2010年8月,美国NSF发布了FIA计划,作为FIND研究计划的延续。这些计划均试图创建一种新的网络体系架构,但至今尚见到有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在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手段,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以“两层模型”、“四种标识”、“三次映射”为典型特征的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信息网络在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和普适服务等方面的严重弊端。该项目主要发明点如下:(1)针对现有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复杂,难以满足未来网络新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包含“基础设施层”和“普适服务层”的一体化标识网络两层体系结构,解决了新信息网络的体系架构问题。(2)针对现有互联网安全性、移动性差,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在基础设施层面,引入接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及其解析映射,提高了互联网的网络设施安全性、移动性和路由可扩展性。(3)针对现有互联网难以支持普适服务的问题,在普适服务层面,引入服务标识、连接标识及服务标识解析映射、连接标识解析映射,统一了互联网各种服务,提升了服务迁移、服务可靠接入、普适服务等能力。该项目共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49项,其中成功转化并进行推广应用25项,获得授权软件著作权16项;提交并被接纳国际标准建议18项,并成为IEEE1888.2标准工作组的牵头单位;发表SCI检索论文22篇(其中IEEETrans.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49);2009年12月,“一体化标识网络”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为“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创造性的提出了该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网络体系架构、标识解析映射机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该项目发明成果经过多年的“产、学、研”结合,核心技术及装置应用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中。这些产品已广泛销售到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等电信运营商,并应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706亿元。该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对未来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带来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