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505950]飞行器进气道的设计分析体系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飞行器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进气道的气动性能设计是飞行器外流场、管道内流场、及发动机三者耦合的复杂问题。对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德旺教授发展了一整套包含了工程快速设计、CFD数值分析、性能优化设计和风洞实验验证等4个主要环节的飞行器进气道设计分析体系。(1)进气道的快速自动的工程设计选型方法。以理论分析和已有实验数据为基础,考虑了飞行器飞行状态、进气道放置的位置、进气道三维造型和与发动机进口连接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软件,可进行快速工程设计。(2)进气道流场CFD计算软件和专用网格生成软件。在NAPA软件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为进气道计算发展了进气道附面层抽吸边界条件等针对进气道流场的特殊计算技术,并开发了专用的快速计算网格生成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航天三院某新型超音速导弹的弹身/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中;南昌飞机工业公司也应用该软件分析K8飞机进气道流场。(3)性能优化设计技术。 以流场CFD计算得到的进气道性能为依据,应用了气动优化设计的最新进展,初步建立了进气道气动造型数值优化设计系统。在该系统某无人机型号中,快速地完成无人机进气道优化设计,设计环节没有进行实验选型,节省了大量的研制经费和时间。风洞实验对设计得到的造型方案进行检验后,证明进气道的气动性能非常优秀,总压恢复高,流场畸变减小,达到了型号要求。(4)风洞实验验证技术。作为整套设计体系中的检验环节,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开发了实验状态微机自动调节控制、数据采集分析、实验结果可视化等高效的实验验证技术,并融合了对进气道雷达隐身能力进行评测的实验技术。
进气道的气动性能设计是飞行器外流场、管道内流场、及发动机三者耦合的复杂问题。对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德旺教授发展了一整套包含了工程快速设计、CFD数值分析、性能优化设计和风洞实验验证等4个主要环节的飞行器进气道设计分析体系。(1)进气道的快速自动的工程设计选型方法。以理论分析和已有实验数据为基础,考虑了飞行器飞行状态、进气道放置的位置、进气道三维造型和与发动机进口连接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软件,可进行快速工程设计。(2)进气道流场CFD计算软件和专用网格生成软件。在NAPA软件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为进气道计算发展了进气道附面层抽吸边界条件等针对进气道流场的特殊计算技术,并开发了专用的快速计算网格生成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航天三院某新型超音速导弹的弹身/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中;南昌飞机工业公司也应用该软件分析K8飞机进气道流场。(3)性能优化设计技术。 以流场CFD计算得到的进气道性能为依据,应用了气动优化设计的最新进展,初步建立了进气道气动造型数值优化设计系统。在该系统某无人机型号中,快速地完成无人机进气道优化设计,设计环节没有进行实验选型,节省了大量的研制经费和时间。风洞实验对设计得到的造型方案进行检验后,证明进气道的气动性能非常优秀,总压恢复高,流场畸变减小,达到了型号要求。(4)风洞实验验证技术。作为整套设计体系中的检验环节,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开发了实验状态微机自动调节控制、数据采集分析、实验结果可视化等高效的实验验证技术,并融合了对进气道雷达隐身能力进行评测的实验技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