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研究以我省特有的高原冷水鱼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青海湖裸鲤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代谢特性、脂肪沉积、品质属性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初步探索在青藏高原特有的环境下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的规律,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根据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的规律以及内在联系,确定青海湖裸鲤脂肪最适需要量,为配制高效专有的青海湖裸鲤育成饲料奠定理论基础,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将来这种土著鱼类的养殖开发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本研究取得如下技术参数和数据: 1、通过对比研究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消化酶活性,发现两种鱼前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后肠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消化能力。青海湖裸鲤具有较高的脂肪和糖类消化能力,而花斑裸鲤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消化能力。这为今后两种鱼营养生理学研究及饲料配制奠定了基础。 2、共鉴定青海湖裸鲤60种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包括8种醇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5种酮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8种酯类化合物、12种烃类化合物、12种芳香族及4种其他类物质,其中芳香族化合物质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高达20.64%,醇类物质含量次之,相对含量为18.01%。 3、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裸鲤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健康状况和品质特性方面的指标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规律,结果表明过低和过高的脂质水平对青海湖裸鲤生长、健康和品质属性不利。 4、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代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青海湖裸鲤脂肪分解代谢的能力显著增强。在低脂肪摄入情况下青海湖裸鲤动员肝胰脏更多得产生淀粉酶,通过糖代谢来合成脂质满足机体需要。 5、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腹腔脂肪组织、肝胰脏、肌肉、肠道以及全鱼的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沉积规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主要沉积脂肪的部位为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 6、根据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规律,由数据模型拟合得出青海湖裸鲤幼鱼阶段脂肪需要量为7.14-7.39%。
本研究以我省特有的高原冷水鱼青海湖裸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青海湖裸鲤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代谢特性、脂肪沉积、品质属性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初步探索在青藏高原特有的环境下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的规律,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根据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的规律以及内在联系,确定青海湖裸鲤脂肪最适需要量,为配制高效专有的青海湖裸鲤育成饲料奠定理论基础,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将来这种土著鱼类的养殖开发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本研究取得如下技术参数和数据: 1、通过对比研究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消化酶活性,发现两种鱼前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后肠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消化能力。青海湖裸鲤具有较高的脂肪和糖类消化能力,而花斑裸鲤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消化能力。这为今后两种鱼营养生理学研究及饲料配制奠定了基础。 2、共鉴定青海湖裸鲤60种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包括8种醇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5种酮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8种酯类化合物、12种烃类化合物、12种芳香族及4种其他类物质,其中芳香族化合物质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高达20.64%,醇类物质含量次之,相对含量为18.01%。 3、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裸鲤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健康状况和品质特性方面的指标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规律,结果表明过低和过高的脂质水平对青海湖裸鲤生长、健康和品质属性不利。 4、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脂质代谢关键酶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代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青海湖裸鲤脂肪分解代谢的能力显著增强。在低脂肪摄入情况下青海湖裸鲤动员肝胰脏更多得产生淀粉酶,通过糖代谢来合成脂质满足机体需要。 5、通过研究青海湖裸鲤腹腔脂肪组织、肝胰脏、肌肉、肠道以及全鱼的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的关系分析青海湖裸鲤脂质沉积规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主要沉积脂肪的部位为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 6、根据青海湖裸鲤脂质利用、代谢和沉积规律,由数据模型拟合得出青海湖裸鲤幼鱼阶段脂肪需要量为7.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