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6918]多系统协同船舶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水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背景和意义:该成果属于水路交通运输和船舶导航科学技术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急需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通信导航技术,针对非履约船舶监管缺少技术手段的国际海事技术前沿问题,面向中国水路交通中非履约船舶占多数的现状,符合中国船舶监管领域亟待解决的实际应用需求。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多系统协同船舶安全监管技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海事领域的技术话语权,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亿的系统重复建设费用,具有保障人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重要意义,同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空白,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为水路交通运输船舶监管方向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该成果基于交通运输部项目,解决了船舶监管多系统不协同的技术难题,2010年交通运输部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发明点:(1)基于公网移动IP的船舶自动识别技术,使公网监控系统具有船舶自动识别功能。在此基础上:(2)多系统相互协同的综合AIS技术,使装备标准AIS的船舶和装备公网AIS的船舶能够互相识别,并与VTS系统信息共享。交通运输部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综合AIS监管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技术,在船载终端芯片实现了高可靠性实时在线,国外AIS岸站系统底层数据获取,保障了国家航运信息安全。(4) GNSS按需差分技术,通过船舶风险评估,解决了高精度定位差分信息传输与通信流量的矛盾,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5)具有通信协议栈的GNSS基带处理器和天文辅助GNSS基带处理技术,能够使GNSS定位信息解算和传输控制集成于一个芯片,提高了定位和传输系统的性价比和可靠性。(6)新技术应用的三个国家标准,填补了公网监控系统没有国家标准的空白,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在世界上为水路交通运输船舶监管方向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综上,研制了基于上述发明的系统底层和船载终端核心芯片及设备’该发明注重物理层和芯片层的创新,属于原始创新,技术难度大。取得成果:发明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国家标准3项,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外都没有公网监控系统和AIS系统的协同技术及其实现的相关技术,该发明获得了国际承认,在2010年国际航标协会第17次世界大会上做了大会交流。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系统协同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能够承受两万艘船舶同时自动识别的压力;数据传输延迟在1.5秒以内;系统平台100%实时在线。应用及效益情况:该成果多数应用于船舶监管公益类领域,具有保障人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已经应用八年,技术稳定,形成生产力,技术应用前景广阔。3项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国内很多已经存在的公网监控系统按照标准进行了技术改造,避免了系统的重复建设,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亿资金,属间接经济效益。在吉林省地方海事局、重庆地方海事局、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大连口岸物流企业的应用,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3.62亿元。
背景和意义:该成果属于水路交通运输和船舶导航科学技术领域。海洋强国建设急需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通信导航技术,针对非履约船舶监管缺少技术手段的国际海事技术前沿问题,面向中国水路交通中非履约船舶占多数的现状,符合中国船舶监管领域亟待解决的实际应用需求。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多系统协同船舶安全监管技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海事领域的技术话语权,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亿的系统重复建设费用,具有保障人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重要意义,同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空白,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为水路交通运输船舶监管方向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该成果基于交通运输部项目,解决了船舶监管多系统不协同的技术难题,2010年交通运输部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发明点:(1)基于公网移动IP的船舶自动识别技术,使公网监控系统具有船舶自动识别功能。在此基础上:(2)多系统相互协同的综合AIS技术,使装备标准AIS的船舶和装备公网AIS的船舶能够互相识别,并与VTS系统信息共享。交通运输部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综合AIS监管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技术,在船载终端芯片实现了高可靠性实时在线,国外AIS岸站系统底层数据获取,保障了国家航运信息安全。(4) GNSS按需差分技术,通过船舶风险评估,解决了高精度定位差分信息传输与通信流量的矛盾,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5)具有通信协议栈的GNSS基带处理器和天文辅助GNSS基带处理技术,能够使GNSS定位信息解算和传输控制集成于一个芯片,提高了定位和传输系统的性价比和可靠性。(6)新技术应用的三个国家标准,填补了公网监控系统没有国家标准的空白,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在世界上为水路交通运输船舶监管方向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综上,研制了基于上述发明的系统底层和船载终端核心芯片及设备’该发明注重物理层和芯片层的创新,属于原始创新,技术难度大。取得成果:发明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国家标准3项,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外都没有公网监控系统和AIS系统的协同技术及其实现的相关技术,该发明获得了国际承认,在2010年国际航标协会第17次世界大会上做了大会交流。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系统协同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能够承受两万艘船舶同时自动识别的压力;数据传输延迟在1.5秒以内;系统平台100%实时在线。应用及效益情况:该成果多数应用于船舶监管公益类领域,具有保障人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已经应用八年,技术稳定,形成生产力,技术应用前景广阔。3项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国内很多已经存在的公网监控系统按照标准进行了技术改造,避免了系统的重复建设,为国家节省了十几亿资金,属间接经济效益。在吉林省地方海事局、重庆地方海事局、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大连口岸物流企业的应用,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3.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