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2536]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生产过程优化技术与制造执行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发动机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引进大量高端装备,但其整体运作能力和效率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汽车生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多种模式并存且各单元之间紧密耦合等特点,其运作优化存在模型复杂、计算规模大等系列难题。 项目主要创新工作包括:1.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关联优化及车身路由控制。针对焊装、涂装、总装生产车间节拍不一致而难以实现整体平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有限排序能力缓冲区的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关联排序优化模型与算法,研制了涂装配色验证控制系统与缓冲区车身路由控制器,解决了涂装按色排序、总装按品种相似性排序等关联优化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江淮为例,商务车生产节拍从3分钟缩短至2分钟,轿车生产节拍从96秒缩短至88秒。2.基于工艺序列优先的冲压车间混合生产排程。针对冲压件种类繁多、模具频繁更换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工艺序列优先的混合生产排程方法,提出了新型混合优化算法,使集中搜索和分散搜索达到合理平衡,算法质量与效率超过国内外原有技术,有效解决了冲压排程计算规模大、解空间复杂的难题,降低冲压生产库存30%以上。3.发动机加工/装配生产物料匹配与优化配送。针对轿车发动机加工/装配中生产物料短缺、误装与漏装等问题,发明了混流装配线智能料架装置,建立了加工-装配混合生产系统的协同优化算法,实现了物料实时匹配与优化配送,应用于4大系列20余款发动机的混流生产,有效降低了装配出错率,提高了发动机加工/装配生产物流的平稳性。该项目获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被EI收录39篇,SCI收录20篇。项目成果在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等类型汽车生产中应用,近三年为江淮、奇瑞、江铃、中国重汽、万山等企业新增产值7.75亿元,新增利税8977万元,增收节支6330万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推广到海马汽车公司等企业,培育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等优秀人才。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引进大量高端装备,但其整体运作能力和效率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汽车生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多种模式并存且各单元之间紧密耦合等特点,其运作优化存在模型复杂、计算规模大等系列难题。 项目主要创新工作包括:1.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关联优化及车身路由控制。针对焊装、涂装、总装生产车间节拍不一致而难以实现整体平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有限排序能力缓冲区的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关联排序优化模型与算法,研制了涂装配色验证控制系统与缓冲区车身路由控制器,解决了涂装按色排序、总装按品种相似性排序等关联优化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江淮为例,商务车生产节拍从3分钟缩短至2分钟,轿车生产节拍从96秒缩短至88秒。2.基于工艺序列优先的冲压车间混合生产排程。针对冲压件种类繁多、模具频繁更换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工艺序列优先的混合生产排程方法,提出了新型混合优化算法,使集中搜索和分散搜索达到合理平衡,算法质量与效率超过国内外原有技术,有效解决了冲压排程计算规模大、解空间复杂的难题,降低冲压生产库存30%以上。3.发动机加工/装配生产物料匹配与优化配送。针对轿车发动机加工/装配中生产物料短缺、误装与漏装等问题,发明了混流装配线智能料架装置,建立了加工-装配混合生产系统的协同优化算法,实现了物料实时匹配与优化配送,应用于4大系列20余款发动机的混流生产,有效降低了装配出错率,提高了发动机加工/装配生产物流的平稳性。该项目获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被EI收录39篇,SCI收录20篇。项目成果在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等类型汽车生产中应用,近三年为江淮、奇瑞、江铃、中国重汽、万山等企业新增产值7.75亿元,新增利税8977万元,增收节支6330万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推广到海马汽车公司等企业,培育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等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