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431232]电力通信专网智能量测、建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通信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属于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电网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的中枢神经系统,承载着电力系统中的各类核心业务。一旦电力通信网发生故障,将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瘫痪等严重问题,造成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针对电力通信专网网络复杂异构、状态感知被动、风险预测困难、资源配置低效等造成的电力通信网故障处理难的问题,河北电力公司联合冀北电力、北京邮电大学、南瑞集团等单位,首创提出“全息感知-耦合预测-精准调配”的电力通信专网智能运维管控体系,攻克专网量测、仿真推演、资源匹配等电力通信网故障处理核心技术难题,研制了通信专网管理系统、仿真平台及量测设备,助推河北建成了京津冀一体化电力通信综合运维管控平台。 项目创新点如下: 1.复杂异构通信专网智能管控模型,自主研发了支持“探测-分析-决策-处置”的通信专网管理系统,填补了能源领域最大实体专网综合管控空白,已覆盖骨干/接入、有线/无线、多层级多通信制式的511个厂家94类设备的网管接入,覆盖率达100%。 2.通信专网细粒度全息探测感知方法,提出了电力大规模VPN环境下的主动轮询拨测、通道质量测量和业务行为探测等系列机制,研制了专网量测系列设备,首次在专网中实现了主动探测感知,通道劣化和故障定位时间由分钟级缩短至秒级。 3.与电力安全事件耦合的通信专网风险仿真推演模型,提出了电力业务-网络-设备的故障级联模型和基于熵权-灰色模型的风险预测方法,研制了支持电网-通信网耦合的预警分析及优化仿真系统,填补了电网-通信网互动推演的空白,将故障风险预测周期从15分钟压缩至5分钟。 4.业务驱动的跨域资源一体化智能控制机制,抽象了网络资源动态控制知识图谱,设计了“IP+光”跨层专网资源的联动优化策略,将电力控制类业务开通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自愈时延缩短至秒级。 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著1项,发表论文4篇,制定企业标准2项。经查新,创新点国内外未见报道。系统及量测设备通过电科院、威尔克等权威第三方测试。2020年5月,经鉴定:项目成果在大电网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及效益:项目研发的系统及量测设备,已推广至国网公司、各分部及27个省级的315个地市单位,覆盖设备数量9.5万余台、光缆长度137万余公里,实现了一至四级骨干通信网的全覆盖管理,完成了与OMS、I6000、IRS、GIS等系统的横向集成,并可推广至铁路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直接经济效益2.15亿,同时每年节约河北、冀北电力运维投入近千万元;在一带一路峰会、十九大和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保障、2016年省内抗洪和京津冀(雄安新区)能源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通信支撑手段。
项目属于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电网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的中枢神经系统,承载着电力系统中的各类核心业务。一旦电力通信网发生故障,将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瘫痪等严重问题,造成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针对电力通信专网网络复杂异构、状态感知被动、风险预测困难、资源配置低效等造成的电力通信网故障处理难的问题,河北电力公司联合冀北电力、北京邮电大学、南瑞集团等单位,首创提出“全息感知-耦合预测-精准调配”的电力通信专网智能运维管控体系,攻克专网量测、仿真推演、资源匹配等电力通信网故障处理核心技术难题,研制了通信专网管理系统、仿真平台及量测设备,助推河北建成了京津冀一体化电力通信综合运维管控平台。 项目创新点如下: 1.复杂异构通信专网智能管控模型,自主研发了支持“探测-分析-决策-处置”的通信专网管理系统,填补了能源领域最大实体专网综合管控空白,已覆盖骨干/接入、有线/无线、多层级多通信制式的511个厂家94类设备的网管接入,覆盖率达100%。 2.通信专网细粒度全息探测感知方法,提出了电力大规模VPN环境下的主动轮询拨测、通道质量测量和业务行为探测等系列机制,研制了专网量测系列设备,首次在专网中实现了主动探测感知,通道劣化和故障定位时间由分钟级缩短至秒级。 3.与电力安全事件耦合的通信专网风险仿真推演模型,提出了电力业务-网络-设备的故障级联模型和基于熵权-灰色模型的风险预测方法,研制了支持电网-通信网耦合的预警分析及优化仿真系统,填补了电网-通信网互动推演的空白,将故障风险预测周期从15分钟压缩至5分钟。 4.业务驱动的跨域资源一体化智能控制机制,抽象了网络资源动态控制知识图谱,设计了“IP+光”跨层专网资源的联动优化策略,将电力控制类业务开通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自愈时延缩短至秒级。 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著1项,发表论文4篇,制定企业标准2项。经查新,创新点国内外未见报道。系统及量测设备通过电科院、威尔克等权威第三方测试。2020年5月,经鉴定:项目成果在大电网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及效益:项目研发的系统及量测设备,已推广至国网公司、各分部及27个省级的315个地市单位,覆盖设备数量9.5万余台、光缆长度137万余公里,实现了一至四级骨干通信网的全覆盖管理,完成了与OMS、I6000、IRS、GIS等系统的横向集成,并可推广至铁路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直接经济效益2.15亿,同时每年节约河北、冀北电力运维投入近千万元;在一带一路峰会、十九大和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保障、2016年省内抗洪和京津冀(雄安新区)能源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通信支撑手段。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