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1.1、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对四氯化碳(四氯化碳)致肝损伤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起止时间:2015.6 -2016.5,3万元。横向课题:健康焙烤食品研发横向课题,项目编号:201504061046,起止年限:2015.4-2016.4,15万元。 1.2、立项背景 (1)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战略型支柱产业。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目前营养学界的主要研究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将“特色植物提取加工业”列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昆仑雪菊是新疆优势特色资源,天然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目前在新疆它已成为与雪莲齐名稀有高寒野生药用植物。 (2)社会需求、人民健康需要 民间将其花泡茶饮,用于治疗燥热烦渴、高血压、高血脂、心慌、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痢疾及疮疖肿毒等疾病。项目组研究发现昆仑雪菊含有糖、有机酸、黄酮、内酯、甾体、三萜类及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新疆和田、伊犁和乌鲁木齐达坂城等地均得到了大面积的栽培。2012年,我区种植雪菊面积10万亩以上,产量近3000吨 。产量之大,但是目前市面上雪菊大多以干花包装或“高档茶”形式销售,急需大力推进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3)提高雪菊产业精深加工水平的技术需求 高效提取分离植物功能成分是开展活性成分开发利用关键。利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等高新技术将增效节本,活性成份稳态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将拓展雪菊功能成分的应用范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 项目旨在一方面进行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另一方面为今后昆仑雪菊成为新资源食品做技术储备,为新疆雪菊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2.2、技术性能指标 (1)确定昆仑雪菊多糖、总黄酮、原花青素、昆仑雪菊油树脂提取工艺; (2)确定昆仑雪菊多糖、总黄酮、原花青素分离纯化工艺,采用DEAE-52离子交换纤维素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100及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PAD)、HPLC、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揭示各自化学组成; (3)揭示昆仑雪菊多糖、黄酮、原花青素三种组分抗氧化性、肿瘤增殖抑制作用、抑菌性、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4)揭示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延缓衰老作用及作用机制; (5)揭示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抑菌活性; (6)乙醇注入法制备昆仑雪菊黄酮固体脂质体工艺优化。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首次利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昆仑雪菊多糖、超高压提取法提取昆仑雪菊总黄酮,首次揭示了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首次揭示了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延缓衰老作用及机制,首次利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昆仑雪菊油树脂,首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黄酮固体脂质体。 项目解决的难点多,综合分析研究程度高。实验次数和数据量较大。规模与工作量较大。项目在方法上有所突破,自主创新程度较高,项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研究成果对拓宽新疆昆仑雪菊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及提高产业效益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推动学科科技进步的作用大。经济、社会效益较大。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1、应用情况 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文章发表15篇,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CSCD/中文核心论文12篇,引用频次达64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获得授权国家国家发明专利2项:一种昆仑雪菊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在延缓衰老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410365439.4);一种昆仑雪菊油树脂醒脑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510135671.3);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建立了多民族的、团结和谐的学术团队,培养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昆仑雪菊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完成了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在理论、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尝试研发了昆仑雪菊功能性食品,利用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抑菌性用于牛肉肠制作提高产品的货架期,将昆仑雪菊醇提物作为功能因子用于制作红枣渣昆仑雪菊辅助降血脂饼干,为今后昆仑雪菊列入新资源食品后的产业化作技术贮备,这对于追求健康的今天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同时昆仑雪菊功能成分也可用于制药、化妆品等下游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5.2、存在问题 在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平原种植的雪菊资源开发、校企合作界定商业模式、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产业化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达到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的零距离。
1、课题来源与背景 1.1、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对四氯化碳(四氯化碳)致肝损伤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起止时间:2015.6 -2016.5,3万元。横向课题:健康焙烤食品研发横向课题,项目编号:201504061046,起止年限:2015.4-2016.4,15万元。 1.2、立项背景 (1)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战略型支柱产业。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目前营养学界的主要研究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将“特色植物提取加工业”列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昆仑雪菊是新疆优势特色资源,天然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目前在新疆它已成为与雪莲齐名稀有高寒野生药用植物。 (2)社会需求、人民健康需要 民间将其花泡茶饮,用于治疗燥热烦渴、高血压、高血脂、心慌、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痢疾及疮疖肿毒等疾病。项目组研究发现昆仑雪菊含有糖、有机酸、黄酮、内酯、甾体、三萜类及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新疆和田、伊犁和乌鲁木齐达坂城等地均得到了大面积的栽培。2012年,我区种植雪菊面积10万亩以上,产量近3000吨 。产量之大,但是目前市面上雪菊大多以干花包装或“高档茶”形式销售,急需大力推进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3)提高雪菊产业精深加工水平的技术需求 高效提取分离植物功能成分是开展活性成分开发利用关键。利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等高新技术将增效节本,活性成份稳态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将拓展雪菊功能成分的应用范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 项目旨在一方面进行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另一方面为今后昆仑雪菊成为新资源食品做技术储备,为新疆雪菊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2.2、技术性能指标 (1)确定昆仑雪菊多糖、总黄酮、原花青素、昆仑雪菊油树脂提取工艺; (2)确定昆仑雪菊多糖、总黄酮、原花青素分离纯化工艺,采用DEAE-52离子交换纤维素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100及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PAD)、HPLC、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揭示各自化学组成; (3)揭示昆仑雪菊多糖、黄酮、原花青素三种组分抗氧化性、肿瘤增殖抑制作用、抑菌性、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4)揭示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延缓衰老作用及作用机制; (5)揭示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抑菌活性; (6)乙醇注入法制备昆仑雪菊黄酮固体脂质体工艺优化。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首次利用复合酶-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昆仑雪菊多糖、超高压提取法提取昆仑雪菊总黄酮,首次揭示了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首次揭示了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延缓衰老作用及机制,首次利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昆仑雪菊油树脂,首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黄酮固体脂质体。 项目解决的难点多,综合分析研究程度高。实验次数和数据量较大。规模与工作量较大。项目在方法上有所突破,自主创新程度较高,项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研究成果对拓宽新疆昆仑雪菊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及提高产业效益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推动学科科技进步的作用大。经济、社会效益较大。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1、应用情况 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文章发表15篇,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CSCD/中文核心论文12篇,引用频次达64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获得授权国家国家发明专利2项:一种昆仑雪菊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在延缓衰老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410365439.4);一种昆仑雪菊油树脂醒脑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510135671.3);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建立了多民族的、团结和谐的学术团队,培养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昆仑雪菊功能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完成了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在理论、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尝试研发了昆仑雪菊功能性食品,利用昆仑雪菊油树脂的抑菌性用于牛肉肠制作提高产品的货架期,将昆仑雪菊醇提物作为功能因子用于制作红枣渣昆仑雪菊辅助降血脂饼干,为今后昆仑雪菊列入新资源食品后的产业化作技术贮备,这对于追求健康的今天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同时昆仑雪菊功能成分也可用于制药、化妆品等下游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5.2、存在问题 在将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平原种植的雪菊资源开发、校企合作界定商业模式、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产业化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达到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