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 技术原理。 本项目主要应用于室外园区无线网络,其技术原理是在园区组建范围比较大的无线网络的时候,需要由多个AP共同组成联网状态,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连续无线信号覆盖,在这样的覆盖情况下,各个无线AP发布各自的AP,形成各个独立的无线覆盖区域,即使把他们设置成为SSID相同,他们也只是同名的离散的各个热点或者热区而已,并不是实际的连续的一个无线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下面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则和我们后面的研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用户处于游牧状态、步行状态或者运动状态,则当用户从一个无线AP的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无线AP的区域的时候,网络的连接需要重新建立。这样的副作用是: 1) 用户的上网行为被迫中断; 2) 用户重新建立连接需要花费时间; 3) 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消除以上的负面影响,需要把这个园区无线网络组成一个连续的单一的无线网络,这就需要取消各个无线AP的SSID的发布功能,改为由专门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来管理各个无线AP的SSID,也就是在一个由许多AP组成的无线网络中,统一有专用的方法管理SSID,组成一个集群SSID,相当于无线AP的BSSID。这样这个无线网络便有了统一的SSID即名称。 2、性能指标 表一:密集使用情况下的下载能力测试 测试进展 设备总数 笔记本 数 平均下载速度 平板电脑数 平均下载速度 智能手机数 平均下载速度 第一次测试 32 15 384KB/S 3 302KB/S 14 164KB/S 第二次测试 26 12 366KB/S 3 287KB/S 11 196KB/S 第三次测试 45 21 307KB/S 6 313KB/S 18 259KB/S 第四次测试 66 34 334KB/S 9 324KB/S 23 278KB/S 第五次测试 134 87 451KB/S 15 433KB/S 32 367KB/S 第六次测试 251 131 563KB/S 23 421KB/S 97 366KB/S 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内的无线网络组网研究大部分是基于ad-doc网络即自组网的无线研究方向,在采用AP方式的研究中,多见于研究离散状态的无线AP及无线路由器组网等方面的研究,鲜见于无线网络组成连续的园区网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未见此类报道。
1、 技术原理。 本项目主要应用于室外园区无线网络,其技术原理是在园区组建范围比较大的无线网络的时候,需要由多个AP共同组成联网状态,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连续无线信号覆盖,在这样的覆盖情况下,各个无线AP发布各自的AP,形成各个独立的无线覆盖区域,即使把他们设置成为SSID相同,他们也只是同名的离散的各个热点或者热区而已,并不是实际的连续的一个无线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下面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则和我们后面的研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用户处于游牧状态、步行状态或者运动状态,则当用户从一个无线AP的区域移动到另外一个无线AP的区域的时候,网络的连接需要重新建立。这样的副作用是: 1) 用户的上网行为被迫中断; 2) 用户重新建立连接需要花费时间; 3) 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消除以上的负面影响,需要把这个园区无线网络组成一个连续的单一的无线网络,这就需要取消各个无线AP的SSID的发布功能,改为由专门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来管理各个无线AP的SSID,也就是在一个由许多AP组成的无线网络中,统一有专用的方法管理SSID,组成一个集群SSID,相当于无线AP的BSSID。这样这个无线网络便有了统一的SSID即名称。 2、性能指标 表一:密集使用情况下的下载能力测试 测试进展 设备总数 笔记本 数 平均下载速度 平板电脑数 平均下载速度 智能手机数 平均下载速度 第一次测试 32 15 384KB/S 3 302KB/S 14 164KB/S 第二次测试 26 12 366KB/S 3 287KB/S 11 196KB/S 第三次测试 45 21 307KB/S 6 313KB/S 18 259KB/S 第四次测试 66 34 334KB/S 9 324KB/S 23 278KB/S 第五次测试 134 87 451KB/S 15 433KB/S 32 367KB/S 第六次测试 251 131 563KB/S 23 421KB/S 97 366KB/S 3、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内的无线网络组网研究大部分是基于ad-doc网络即自组网的无线研究方向,在采用AP方式的研究中,多见于研究离散状态的无线AP及无线路由器组网等方面的研究,鲜见于无线网络组成连续的园区网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未见此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