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简介:黄原胶(xanthan gum)是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的菌株B-1459为生产菌制得的食用微生物胶体,最早由美国农业部于1959年开发成功,第一个商业化成功的生产者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一家公司(Kelco DivisionofMerck and Company,Inc.)于1961年实现的,1969年美国FDA批准黄原胶往食品中应用。
黄原胶独有的物理和流变性质使之成为在一大批食品、制药和个人护理用品中用途最广泛的水溶性胶体之一。黄原胶的这些性质使制成食品及其它产品具有更长的货架寿命、良好的流动性、均一的粘度、更好的质构、口感和令人愉悦的外观。
技术指标:黄原胶含量91.108%(即CO<,2>对应计);1%溶液粘度:≥600CP;丙酮酸含量≥1.5%;产品白度:淡黄白色;烘干失重:15%;灰份:≤5.4%;总氮:≤1.5%;铅:≤5ppm;砷:≤3ppm;重金属:≤30ppm;异丙醇:≤750ppm;细菌总数:<10000个/克;霉菌:<300个/克;酵母菌:<300个/克;大肠菌群:无;沙门氏菌群:无;绿脓杆菌:无;活黄原胶菌:无。
项目成熟程度:完成发酵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中试生产,于1990和1995年两次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和验收,是国家“七五”和“八五”科研成果。发酵水平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已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黄原胶生产能力大约有3000吨/年,虽然部分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水准,产品仍供不应求,价格在5-9万元/吨。国内黄原胶生产厂不仅生产规模小而且技术力量较薄弱,设备较落后,其产品质量尚待提高。
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概算规模:1500吨/年;产值:10000万元,每年出口创汇500万元美元。利税:3000万元。
合作方式:江南大学已成功研究,并中试和生产规模鉴定多种生物工程产品,是中国拥有微生物多糖技术的权威单位,可提供全套技术转让、工程总承包等合作内容。
生产所需条件:规模:1500吨/年;投资:8000万元(其中美元200万元);主要设备如下:
反应器:针对黄原胶的物料特性,成本、半成品质量以及生产规模等等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用高效搅拌型生物反应器。
分离沉淀设备:进口防爆分离设备。
干燥系统:高效非标设计的环流干燥系统。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