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29566]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与作业方式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海底勘探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是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海洋开发管理科研项目。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地处浙、闽、台三地的交界处,是目前东海可供生产利用的渔场中唯一一块我省渔船介入还不多,可供开发利用的渔场。

其中27°N以南是不受中日渔业协定限制和影响的海域,也是对渔业资源尚未开展过系统调查与评估的渔场。

但是,根据以往生产资料反映,在该海域有较丰富的头足类、虾蟹类及底杂鱼类等。

另外,由于该渔场水深较深,海底地形复杂,一些传统的渔具还不能适合在此作业,要提高生产效益,有待对其生产作业的渔具渔法开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意义查清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渔场、渔期、渔业资源量和可捕量,提出可供开发渔业品种和合理利用意见,适宜的捕捞渔具渔法。

本课题对渔业生产和管理起到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作用,对减轻近海捕捞强度,减轻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对我省海洋捕捞的冲击,合理调整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论点与论据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丰富但单一种类产量不高;现存渔业资源量为44.25×104t,总可捕量为21.46×104t;该海域适合发展拖网和围网等多种作业方式。

创见与创新

①首次对该海域实施开展渔业资源和渔场环境定点调查,初步掌握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现状。

②将渔业资源、渔场环境和捕捞作业方式等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课题里,在了解调查海域的资源特点的同时,研究适合的作业方式和渔具渔法,这是在渔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尝试与创新。

③首次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蕴藏量和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能对合理开发利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以使该渔场的渔业资源保持可持续利用,并对外海渔场开发起促进作用,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科学管理决策,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作出贡献。

同时,能丰富东海渔业资源以及海洋生态学的教学内容。

存在问题:对该海域的上层鱼类资源尚未进行专业调查,这还有待于今后在进一步补充、完善。

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是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海洋开发管理科研项目。

浙江南部外海渔场地处浙、闽、台三地的交界处,是目前东海可供生产利用的渔场中唯一一块我省渔船介入还不多,可供开发利用的渔场。

其中27°N以南是不受中日渔业协定限制和影响的海域,也是对渔业资源尚未开展过系统调查与评估的渔场。

但是,根据以往生产资料反映,在该海域有较丰富的头足类、虾蟹类及底杂鱼类等。

另外,由于该渔场水深较深,海底地形复杂,一些传统的渔具还不能适合在此作业,要提高生产效益,有待对其生产作业的渔具渔法开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意义查清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渔场、渔期、渔业资源量和可捕量,提出可供开发渔业品种和合理利用意见,适宜的捕捞渔具渔法。

本课题对渔业生产和管理起到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指导作用,对减轻近海捕捞强度,减轻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对我省海洋捕捞的冲击,合理调整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论点与论据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丰富但单一种类产量不高;现存渔业资源量为44.25×104t,总可捕量为21.46×104t;该海域适合发展拖网和围网等多种作业方式。

创见与创新

①首次对该海域实施开展渔业资源和渔场环境定点调查,初步掌握了该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现状。

②将渔业资源、渔场环境和捕捞作业方式等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课题里,在了解调查海域的资源特点的同时,研究适合的作业方式和渔具渔法,这是在渔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尝试与创新。

③首次对该海域渔业资源蕴藏量和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能对合理开发利用浙江南部外海渔场,以使该渔场的渔业资源保持可持续利用,并对外海渔场开发起促进作用,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科学管理决策,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作出贡献。

同时,能丰富东海渔业资源以及海洋生态学的教学内容。

存在问题:对该海域的上层鱼类资源尚未进行专业调查,这还有待于今后在进一步补充、完善。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