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 成果重要性概述
控制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快速扩散蔓延势头,降低现有的发病面积和病死树数量是林业生产亟待解决重大问题。研究松材线虫种群在中国的形态变异、遗传变异、致病性变异以及在中国扩散传播的时空变化规律,能够探明松材线虫在中国快速蔓延、大面积流行的深层次原因及病害流行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项目基于上述难题而系统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对林业管理部门制定防控政策、防控制度、防控技术措施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分析
全面收集了中国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以来近30年在中国发生的详尽资料,应用地理统计学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发生和流行的宏观动态规律,通过种群遗传学方法,清晰展现了松材线虫种群在新老疫区间的相互联系,科学提出新疫区病原传入的最可能路径。其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在国内是领先的,而且许多研究成果都是在日本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 成果的技术关键、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立了我国首个松树寄生线虫虫株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首次系统揭示了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发生的时间变化格局;首次在宏观尺度上揭示了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生的空间分布特点;以最大量的数据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传播方式;首次以最大量的虫株代表最广阔的病害疫区,分析了中国松材线虫种群的致病力和遗传变异规律,并对中国松材线虫病传播路径进行了科学推断;获得与植物线虫的取食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基因,分析和验证了松材线虫纤维素酶在松材线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发现了2个松树寄生线虫新种和2个国内新记录种。
四、 成果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松材线虫病的源头控制、疫木的安全利用、加强检疫力度等环节上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通过应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松材线虫病治理实践中已经获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遏制住了全国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逐年上升过快的势头,病死树数量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 成果推广前景分析
国家林业局已确定应用该成果对我国松材线虫新发生疫点进行跟踪分析,确定疫源来源和路径,有效地加强了对疫木管理的监控。
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保护松林和诸多著名风景区内松林景观的安全,避免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而引发的难以弥补的一系列生态灾难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