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成果主要内容目前世界上销售的治疗多肽有81个品种,是增长最快的药物种类,2015年全球总销售额超过220亿美元,预计2018年会超过250亿美元。
我国目前有超过40余个品种在上市销售,多为简单结构的仿制多肽或者提取的生化类多肽药物。
在多肽药物研发方面,许多环节属于空白:1)几乎没有自主创新多肽药物;2)缺乏系统的多肽库供使用和参考;3)缺乏针对多肽的设计软件;4)多肽药物特点决定其研发难度大,急需建立系统的药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评价关键技术,解决瓶颈问题;以上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多肽药物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我国多肽药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满足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本项目组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解决了多肽药物研究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信息量全面的多肽信息库,首次开发了多肽药物设计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发现了系列新型先导多肽分子,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中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发明专利3件),研制了多个创新候选多肽药物,形成了一整套现和研发的系统理论和技术。
本项目在国际本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10篇,总引用次数300多次,2个创新药物转让企业,其中1个单项专利使用权转让2500万元,填补了我国原创型多肽药物研究领域的空白。
主要创新点本项目填补了我国创新多肽药物、多肽设计软件的空白,建立了多肽药物临床前评价关键技术,形成了创新多肽药物产品开发链条:1) 开发了信息量全面的多肽数据库,包含18013条多肽信息;2) 首次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肽软件,具有多肽药物设计六大功能;3) 建立了基于短肽的增强生物药物靶向性能的新方法,研发抗肿瘤靶向药物已转让企业;4) 设计研发了创新多肽分子AP25、抗类风湿靶向多肽融合药物B1451,均已转让企业;5) 基于多肽数据库和多肽功能分析等软件,成功解释2个中国人遗传性、非综合症型无牙症家系的分子病因;深入揭示了碳氧血红蛋白在光声作用下的理化行为及其分子机制;6) 发现了日本血吸虫新的潜在治疗药物靶标、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靶标、SARS、HIV病毒关键药物靶标蛋白功能的结构基础。
设计了一种以组氨酸和次血红素为主要催化部分的短肽化合物次血红素六肽,是一种新的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可进入细胞内,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过氧化物、超氧离子和自由基。
应用推广情况
1) 含18013条信息的多肽信息库点击率超过4万次。
2) 2个以创新药物转让企业,其中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500万元获得本研究专利中多肽HM-3序列的使用许可开发多肽融合抗体药物。
3) 已有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等5家公司使用本软件进行多肽药物辅助设计,或应用本项目专利相继开发出创新多肽药物。
4) 社会效益建立了系统的多肽信息库,免费为公众开放,点击率超过4万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肽设计软件,已有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等5家公司使用本软件进行多肽药物辅助设计。
5) 成果获奖励情况2014年获江苏医药科技奖一等奖。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