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骨质疏松症治疗目前以抑制骨吸收药物为主,但骨形成促进剂可以调节骨代谢,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小剂量可以促进骨骼重建,使新的骨组织沉积在骨膜,表皮内层和小梁的表面,增加骨强度,改善骨的微观结构,减少骨折,而倍受人们关注。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PTH)及其类似物是目前除氟制剂外仅有的一类骨形成促进剂,具有加强骨细胞溶解骨钙和破骨细胞吸收骨基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及矿化骨的作用。甲状旁腺素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由84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激素,在维持钙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PTH与G蛋白偶联的hPTH/hPTHr受体上的一个目标细胞表面相结合,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磷脂酶,并增加cAMP和钙的细胞内水平2。PTH(1-34),PTH的活性片段,早在2004 年就经FDA 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其上市药品名为特立帕肽(teriparatide)。
特立帕肽为内源性多肽,本身并不是作为抗骨质疏松症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出来的。尽管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疗效,但远非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对该多肽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疗效更好的多肽。
本课题拟通过对特立帕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突变,确定关键结构域,找出能针对骨质疏松症疗效最佳的多肽,然后以此多肽为模板,寻找全新的具有抗骨质疏松症的非肽类小分子骨形成促进剂。
技术特点及创新点本项目通过拟合内源性多肽,发现全新的小分子骨形成促进剂,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之处:(1)自主发现全新的活性多肽。通过对内源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突变,寻找优于目前以上市的多肽药物——特立帕肽。实验表明,我们发现的活性多肽与特立帕肽相比具有用量少、活性高的特点。(2)以此活性多肽为模板,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设计全新小分子骨形成促进剂,并借助于化学合成和生物活性测定手段,来寻找非肽小分子骨形成促进剂,以克服多肽药物不稳定、不易生产、不易给药、价格昂贵等缺点。(3)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实践,将为以多肽药物为模板,开发小分子药物提供有益的经验。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