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成果来源与背景
成果来源于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提高涪陵水牛产肉性能的综合技术研究”。该项目开展涪陵水牛基础性研究,研究提高涪陵水牛产肉性能的综合生产技术,促进涪陵水牛由役用向肉用转变,挽救濒临灭绝的水牛品种,为我市水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白酒糟是品质优良的家畜蛋白质类粗饲料之一,属生物燃料和酿酒工业加工副产品,在中国西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且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特别适宜作为反刍家畜的蛋白质补充料。由于白酒糟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达53%,基本能够满足肉牛早期快速生长和育肥对蛋白质的需求。但以玉米、高粱为主要原料的白酒糟蛋白质含量虽高,氨基酸含量却极不平衡,主要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从而降低了白酒糟饲料的转化率,不仅白酒糟浪费严重,而且使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对于白酒糟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的研究较少,在牛用白酒糟饲料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以达到氨基酸平衡,从而促进白酒糟。
项目实施期间先后开展了四个试验:犊牛直线育肥技术研究试验、成年牛短期育肥技术研究试验、不同饲养方式对涪陵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以及放牧涪陵水牛的补饲育肥研究试验。
项目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提高涪陵水牛肉用性能的综合技术,最终获得了该科研成果。
成果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该配方能使白酒糟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促进白酒糟在肉牛体内的消化利用,提高白酒糟中蛋白质的转化率,减少氮污染,增加肉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提高白酒糟转化率的肉牛饲料配方,其成分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计的精饲料25-30%,粗饲料40~45%,干白酒糟25~30%,过瘤胃赖氨酸0.16~0.50%。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发明可以促进白酒糟饲料的消化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成熟并已在小范围内推广,主要适用于有大量白酒糟生产而未加以有效利用的地区,该技术稳定安全。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部分牛场的白酒糟育肥肉牛的应用实践表明:应用该方法短期育肥肉牛头均日增重比常规饲养方法提高10%、屠宰率提高10.3%、证明该成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肉牛养殖场(户)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对促进养牛业向高产、低耗的方向快速发展。
存在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推广渠道不畅、信息不灵以及成果推广经费较少等原因,造成成果推广面还比较小。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