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215504]黑龙江省垦区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及水稻品种抗性基因Piz-t互作分析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编号为HNK125A-08-06。属于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项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技术指标有: 1.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群体中的分布 通过对2012年采集到的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稻瘟病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通过Avrpiz-t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参试菌株中该基因的存在情况,另外根据基因特点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黑龙江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PCR扩增时无带,占供试菌株的10.4%。在供试菌株中有近90%以上菌株都有该基因存在,说明Avrpiz-t基因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布较广。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8个菌株中高带型菌株(即存在转座子Pot3)10个,占供试菌株的9.4%。 2.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Pot2-rep-PCR 是基于中等重复序列的一种 PCR扩增技术对49个参试菌株进行基因扩增,发现稻瘟病菌具有较强的多态性,利用UPGA 聚类分析, 所有的菌株遗传距离在0.20水平上可将供试的菌株划分为20个遗传谱,也说明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3.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水稻品种致病性分析 利用中国鉴别寄主鉴定过的生理小种对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接种平评价品种的抗稻瘟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1个品种抗性表现不一,平均致病率从3.59%-77.55%,致病频率从4.04%-77.33%不等。 4.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性测定 利用2012年采集到的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稻瘟病菌菌株108个,对品种IRBL11(携带Piz-t基因)接种试验。接种7天后调查发病情况,研究结果表108 个菌株中有 102 个菌株对 Piz-t 表现为无毒性,占供试菌株的94.4%,说明 AvrPiz-t 分布较广。有6个菌株对Piz-t有毒性。说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能正常表达其功能,所以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在黑龙江省如果能种植含有抗性基因Piz-t的品种可能会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5.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z-t检测 选择黑龙江省水稻品种20个阳性对照(IRBLzt-T)和阴性品种(丽江新团黑谷),育苗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iz-t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基因在品种中的存在情况。阳性对照品种IRBLzt-T在大约1200bp处有条带;阴性对照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没有条带。品种空育131在相应位置没有条带。其它品种在与阳性对照品种相应的位置出现条带。在参试的21个品种中仅有空育131没有扩增出条带,说明黑龙江省被检测的品种中除空育131外都存在抗性基因Piz-t,因此建议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中尽量减少这个品种的使用。
本项目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编号为HNK125A-08-06。属于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项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技术指标有: 1.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z-t在群体中的分布 通过对2012年采集到的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稻瘟病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通过Avrpiz-t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参试菌株中该基因的存在情况,另外根据基因特点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黑龙江省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PCR扩增时无带,占供试菌株的10.4%。在供试菌株中有近90%以上菌株都有该基因存在,说明Avrpiz-t基因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布较广。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8个菌株中高带型菌株(即存在转座子Pot3)10个,占供试菌株的9.4%。 2.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Pot2-rep-PCR 是基于中等重复序列的一种 PCR扩增技术对49个参试菌株进行基因扩增,发现稻瘟病菌具有较强的多态性,利用UPGA 聚类分析, 所有的菌株遗传距离在0.20水平上可将供试的菌株划分为20个遗传谱,也说明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3.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水稻品种致病性分析 利用中国鉴别寄主鉴定过的生理小种对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接种平评价品种的抗稻瘟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1个品种抗性表现不一,平均致病率从3.59%-77.55%,致病频率从4.04%-77.33%不等。 4.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性测定 利用2012年采集到的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稻瘟病菌菌株108个,对品种IRBL11(携带Piz-t基因)接种试验。接种7天后调查发病情况,研究结果表108 个菌株中有 102 个菌株对 Piz-t 表现为无毒性,占供试菌株的94.4%,说明 AvrPiz-t 分布较广。有6个菌株对Piz-t有毒性。说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能正常表达其功能,所以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在黑龙江省如果能种植含有抗性基因Piz-t的品种可能会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5.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z-t检测 选择黑龙江省水稻品种20个阳性对照(IRBLzt-T)和阴性品种(丽江新团黑谷),育苗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iz-t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基因在品种中的存在情况。阳性对照品种IRBLzt-T在大约1200bp处有条带;阴性对照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没有条带。品种空育131在相应位置没有条带。其它品种在与阳性对照品种相应的位置出现条带。在参试的21个品种中仅有空育131没有扩增出条带,说明黑龙江省被检测的品种中除空育131外都存在抗性基因Piz-t,因此建议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中尽量减少这个品种的使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