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93370]汽车制动离合关键零部件性能检测技术及装置研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汽车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针对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部件性能检测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依据GB12676-1999、QC/T1006-2015、QC/T 35-2015等标准及企业测试需求,对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部件性能检测、模型仿真以及整车制动模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零部件性能检测成套装置,实现了ABS调节器动态响应特性检测,制动间隙调整臂自调功能、自由间隙、调整力矩和静强度性能检测,制动总阀、继动阀、手制动阀、制动气室等部件的静特性和密封性检测,空气干燥器安全压力、卸荷特性和密封性检测,车载离合器踏板力学特性检测以及离合器助力器输入与输出工作特性、密封性的检测。 项目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1篇SC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7项、软件产品8项,公示发明专利13项,录用论文7篇,参与标准草案制订2项。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采用MATLAB/Simulink、AMESim等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制动与离合关键零部件动、静态数学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了多种内外因素对部件性能特性的影响,其仿真结果为制动部件性能特性检测、检测装置研制以及系统参数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立整车制动系统全参数仿真模型并设计研制了整车制动模拟平台,实现了对汽车整车制动匹配性、协调性测试。 (3)采用伺服运动控制与气压比例控制技术,设计了动静态制动加载模拟平台,解决了汽车制动离合部件在线检测难以复现实车随动性制动工况的难题; (4)引入二氧化碳传感技术和“压差-热温差”神经网络,建立了气密性泄漏检测模型,研制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泄漏检测仪,提高了汽车制动离合部件密封性检测精度和效率; (5)引入Mean Shift分割改进算法和Radon变换特征点提取技术,提出了制动离合部件性能特征工作点智能判断方法,有效解决了常规算法存在参数特征值波动的不足,确保所测部件性能特征参数的准确性。 (6)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构建了自动调整臂的失效模型,提出了制动间隙调整臂失效检测方法,研制了调整臂失效检测装置,定量评估调整臂失效状况以及机械单元的受损程度分布,有效填补了调整臂失效检测技术空白。 上述技术创新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结论为“在上述所检文献中除委托单位申请的专利和发表的论文中有部分述及外,未见其他文献述及”。 项目成果已在合作单位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截止2015年3月累计新增订单总额1.06亿元,新增销售额9106.62万元,新增利润1821.32万元,新增税收865.13万元。产品已在瑞立集团、东风科技、山西大运等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项目针对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部件性能检测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依据GB12676-1999、QC/T1006-2015、QC/T 35-2015等标准及企业测试需求,对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部件性能检测、模型仿真以及整车制动模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制动与离合关键零部件性能检测成套装置,实现了ABS调节器动态响应特性检测,制动间隙调整臂自调功能、自由间隙、调整力矩和静强度性能检测,制动总阀、继动阀、手制动阀、制动气室等部件的静特性和密封性检测,空气干燥器安全压力、卸荷特性和密封性检测,车载离合器踏板力学特性检测以及离合器助力器输入与输出工作特性、密封性的检测。 项目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1篇SC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7项、软件产品8项,公示发明专利13项,录用论文7篇,参与标准草案制订2项。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采用MATLAB/Simulink、AMESim等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制动与离合关键零部件动、静态数学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了多种内外因素对部件性能特性的影响,其仿真结果为制动部件性能特性检测、检测装置研制以及系统参数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立整车制动系统全参数仿真模型并设计研制了整车制动模拟平台,实现了对汽车整车制动匹配性、协调性测试。 (3)采用伺服运动控制与气压比例控制技术,设计了动静态制动加载模拟平台,解决了汽车制动离合部件在线检测难以复现实车随动性制动工况的难题; (4)引入二氧化碳传感技术和“压差-热温差”神经网络,建立了气密性泄漏检测模型,研制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泄漏检测仪,提高了汽车制动离合部件密封性检测精度和效率; (5)引入Mean Shift分割改进算法和Radon变换特征点提取技术,提出了制动离合部件性能特征工作点智能判断方法,有效解决了常规算法存在参数特征值波动的不足,确保所测部件性能特征参数的准确性。 (6)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构建了自动调整臂的失效模型,提出了制动间隙调整臂失效检测方法,研制了调整臂失效检测装置,定量评估调整臂失效状况以及机械单元的受损程度分布,有效填补了调整臂失效检测技术空白。 上述技术创新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结论为“在上述所检文献中除委托单位申请的专利和发表的论文中有部分述及外,未见其他文献述及”。 项目成果已在合作单位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截止2015年3月累计新增订单总额1.06亿元,新增销售额9106.62万元,新增利润1821.32万元,新增税收865.13万元。产品已在瑞立集团、东风科技、山西大运等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