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180667]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是根据自然保护区资源属性和利用现状,结合保护对象保护需求,重点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的适应性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在示范基地试用完善,并向全国推广。本课题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一是规范自然保护区经营利用行为,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建立量化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具体成果包括主体技术和支持技术两方面: 在主体技术—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和资源利用方面,规范了资源的经营范围、时间、强度、监测评估、市场行为等,编制了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技术规范和规程6个;研究了保护区内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的10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并编制了相应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方案;建立了8处适应性经营示范区;发明了3项专利技术;培育了野生栽新品种1个—松原罗布麻。上述成果的应用,既保护了保护区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又增加了保护区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的收入,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支撑技术—数字化自然保护区、旅游容量评估和生态影响评价方面,研发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系统(交流平台)与面向单元自然保护区应用的客户终端软件;编制了数字自然保护区建设3项行业标准、4个技术方案,集成了6项信息技术;提出了森林、湿地、草原三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评估技术方案;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活动生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并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活动生态影响评价软件。 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同时,发表论文25篇,已出版专著1部,签出版合同专著2部,培养了博士生、研究生、保护区技术骨干等计44人。在相关部门支持、帮助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本课题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是根据自然保护区资源属性和利用现状,结合保护对象保护需求,重点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的适应性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在示范基地试用完善,并向全国推广。本课题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一是规范自然保护区经营利用行为,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建立量化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具体成果包括主体技术和支持技术两方面: 在主体技术—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和资源利用方面,规范了资源的经营范围、时间、强度、监测评估、市场行为等,编制了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技术规范和规程6个;研究了保护区内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的10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并编制了相应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方案;建立了8处适应性经营示范区;发明了3项专利技术;培育了野生栽新品种1个—松原罗布麻。上述成果的应用,既保护了保护区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又增加了保护区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的收入,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支撑技术—数字化自然保护区、旅游容量评估和生态影响评价方面,研发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综合信息系统(交流平台)与面向单元自然保护区应用的客户终端软件;编制了数字自然保护区建设3项行业标准、4个技术方案,集成了6项信息技术;提出了森林、湿地、草原三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评估技术方案;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活动生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并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活动生态影响评价软件。 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同时,发表论文25篇,已出版专著1部,签出版合同专著2部,培养了博士生、研究生、保护区技术骨干等计44人。在相关部门支持、帮助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本课题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