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 来源:青海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8-J-528) 对绝大多数”病毒性“疾病至今尚无特效药物,而藏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已引起国内外关注。目前,药物筛选,提取抗病毒有效成分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2007年底,与日本长崎大学北里海雄教授交流,决定合作开展藏药抗病毒研究。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筛选的藏药材品种;采集选定的藏药原植物进行提取;采用HepG 2.2.15细胞模型,筛选出具有抗人乙肝病毒的藏药材;通过活性追踪分离,确定其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利用现代波谱方法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构型。 性能指标: 1、明确了50种藏药材对人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50种藏药材中,筛选出余甘子具有抗HBV活性,并确定乙酸乙酯部位为余甘子抗HBV主要活性部位,1246TGG 为其抗HBV活性成分。 2、建立了藏药标准化提取、平行分离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筛选出的抗HBV藏药材进行筛选、分离,得到其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 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 1、通过文献研究选取50种治疗肝炎疾病的品种,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细胞毒性测定及抗乙肝病毒等活性筛选,发现余甘子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进一步研究确定其活性部位并分离出抗病毒活性成分。 2、建立了藏药筛选的标准化提取和序列平行分离技术,对抗病毒藏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筛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采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实现了一药多筛,由此筛选出多种具有抗疱疹1型病毒、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活性的藏药材。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抗病毒药物的开发难度较大,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本成果尚处于初期阶段,在尚未进行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无法评价其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成果尚未进行自我转化,也未进行转让。 存在的问题:筛选出的有效药物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效成分和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藏药在体内、外作用的差异等还不清楚,故而需深入研究。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 来源:青海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8-J-528) 对绝大多数”病毒性“疾病至今尚无特效药物,而藏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已引起国内外关注。目前,药物筛选,提取抗病毒有效成分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2007年底,与日本长崎大学北里海雄教授交流,决定合作开展藏药抗病毒研究。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筛选的藏药材品种;采集选定的藏药原植物进行提取;采用HepG 2.2.15细胞模型,筛选出具有抗人乙肝病毒的藏药材;通过活性追踪分离,确定其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利用现代波谱方法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构型。 性能指标: 1、明确了50种藏药材对人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50种藏药材中,筛选出余甘子具有抗HBV活性,并确定乙酸乙酯部位为余甘子抗HBV主要活性部位,1246TGG 为其抗HBV活性成分。 2、建立了藏药标准化提取、平行分离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对筛选出的抗HBV藏药材进行筛选、分离,得到其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 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 1、通过文献研究选取50种治疗肝炎疾病的品种,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细胞毒性测定及抗乙肝病毒等活性筛选,发现余甘子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进一步研究确定其活性部位并分离出抗病毒活性成分。 2、建立了藏药筛选的标准化提取和序列平行分离技术,对抗病毒藏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筛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采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筛选模型,实现了一药多筛,由此筛选出多种具有抗疱疹1型病毒、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活性的藏药材。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抗病毒药物的开发难度较大,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本成果尚处于初期阶段,在尚未进行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无法评价其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成果尚未进行自我转化,也未进行转让。 存在的问题:筛选出的有效药物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效成分和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藏药在体内、外作用的差异等还不清楚,故而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