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玉米是天津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对天津的粮食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市玉米生产稳步发展,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90-1994年,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在不断提高。1996-1999年平均每年种植30万hm2左右。2000年以来,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玉米种植面积锐减,“十一五”末天津玉米种植面积为17万hm2左右,但玉米的单产却由原来的1998年的4632kg/hm2提高到2010年的6500kg/hm2。纵观看来,优良的玉米品种和严格的栽培管理制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天津的玉米种植区域比较分散,春夏播玉米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且种植品种也很繁多,一些品种的理论产量和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一些玉米种植缺乏配套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诸多因素限制了我市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玉米产业结构的相关链条。本项目所包含的成果具有显著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的中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对于促进我市玉米产量的提高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引进了中单509和中单558两个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开展了多点的密度、肥料试验,进行了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建立了中单509和中单558杂交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制定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在武清、静海和北辰建立了10个示范点、50个示范户,累计示范600亩,辐射种植8000亩,增加经济效益86.4万元。培训农民300人次,制作技术光盘和纪实光盘各一套,发表学术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1名,本科生10名。 中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中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旱等特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统一良种、合理密植、严控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组织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农业耕地环境的保护,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玉米是天津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对天津的粮食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市玉米生产稳步发展,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90-1994年,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在不断提高。1996-1999年平均每年种植30万hm2左右。2000年以来,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玉米种植面积锐减,“十一五”末天津玉米种植面积为17万hm2左右,但玉米的单产却由原来的1998年的4632kg/hm2提高到2010年的6500kg/hm2。纵观看来,优良的玉米品种和严格的栽培管理制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天津的玉米种植区域比较分散,春夏播玉米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且种植品种也很繁多,一些品种的理论产量和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一些玉米种植缺乏配套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诸多因素限制了我市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玉米产业结构的相关链条。本项目所包含的成果具有显著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的中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对于促进我市玉米产量的提高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引进了中单509和中单558两个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开展了多点的密度、肥料试验,进行了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建立了中单509和中单558杂交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型,制定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在武清、静海和北辰建立了10个示范点、50个示范户,累计示范600亩,辐射种植8000亩,增加经济效益86.4万元。培训农民300人次,制作技术光盘和纪实光盘各一套,发表学术论文3篇,培养研究生1名,本科生10名。 中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中具有高产、品质好、抗旱等特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统一良种、合理密植、严控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组织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农业耕地环境的保护,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