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0313]优质籼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利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厦门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福建厦门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优质水稻选育方法,在本课题组累积的材料库中筛选,组配和选育品质好、长粒形、千粒重达28克左右、综合性状好的籼稻新品种。
2)优质新三系在福建省各地试种试验,进行栽培技术和繁育推广技术体系研究。
3)在全省各地合作建立优质稻种植基地。
4)研究开发优质稻米加工技术体系,装配先进的优质稻米生产线。
5)经本研究组的优质品种为基础,研究开发稀饭干饭皆宜的优质配方米。
6)进行品牌战略研究,创建厦门本土的优质稻米品牌。
目前厦门年消费口粮约30万吨,且90%以上均靠外地调入。一旦实现厦门市本土研究发和生产,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我市粮食自给能力,可见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
如果按预计目标,建一条年产1万多吨的生产线,年产值将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年利税180多万。5万亩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将解决2000多名农业劳动力。
1)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优质水稻选育方法,在本课题组累积的材料库中筛选,组配和选育品质好、长粒形、千粒重达28克左右、综合性状好的籼稻新品种。
2)优质新三系在福建省各地试种试验,进行栽培技术和繁育推广技术体系研究。
3)在全省各地合作建立优质稻种植基地。
4)研究开发优质稻米加工技术体系,装配先进的优质稻米生产线。
5)经本研究组的优质品种为基础,研究开发稀饭干饭皆宜的优质配方米。
6)进行品牌战略研究,创建厦门本土的优质稻米品牌。
目前厦门年消费口粮约30万吨,且90%以上均靠外地调入。一旦实现厦门市本土研究发和生产,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我市粮食自给能力,可见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
如果按预计目标,建一条年产1万多吨的生产线,年产值将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年利税180多万。5万亩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将解决2000多名农业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