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7380]高活性的新型鱼类催产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饲料、肥料及添加剂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中山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广东广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是以鱼类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在鱼类养殖生产中建立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我们的理论研究证明:鱼类促性腺激素(GtH)是调控生殖活动的最主要激素;鱼类GtH的合成和分泌活动受到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双重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GtH的合成与释放;另一方面,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GtH的释放。多巴胺具有GIRF的作用,能抑制GtH的分泌;而多巴胺的合成抑制剂、消除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物都能阻遏多巴胺抑制GtH分泌作用,从而显着增强GnRH诱导GtH分泌的作用,进而诱导鱼类产卵。基于这些基本原理,我们经过反复试验,筛选了一些活性很强的多巴胺拮抗物与高活性的GnRH类似物配合起来,研制成功高活性的新型鱼类催产剂。目前已由浙江省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并推广应用。
这项产品和技术开辟了鱼类人工催产繁殖的新途径,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个里程碑”;
获得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得1994年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
被国家科委列为199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农7-l-5-4号)
适应范围及应用前景:这种高活性的新型鱼类催产剂,适用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鲮、鳊、团头鲂、鲶、胡子鲶、叉尾鱼、黄颡鱼、淡水白鲳、加洲鲈、桂花鱼等的人工催产。和原有的早已供不应求的鱼催产剂(鲤脑垂体匀浆液和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相比,它具有催产率高、效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来源不受限制、副作用小等优点。
自1988年起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开始试用,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区的鱼苗场,取得显着效果,受到广大渔农的普遍欢迎。据不完全统计,1991-1995年,使用这种催产剂已经产生2700多亿尾鱼苗,为社会创造了三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已经取代了原有的鱼催化剂,对我国近几年养殖鱼类产量大幅度提高了重大作用。
本项目是以鱼类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在鱼类养殖生产中建立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我们的理论研究证明:鱼类促性腺激素(GtH)是调控生殖活动的最主要激素;鱼类GtH的合成和分泌活动受到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双重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GtH的合成与释放;另一方面,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GtH的释放。多巴胺具有GIRF的作用,能抑制GtH的分泌;而多巴胺的合成抑制剂、消除剂和多巴胺受体拮抗物都能阻遏多巴胺抑制GtH分泌作用,从而显着增强GnRH诱导GtH分泌的作用,进而诱导鱼类产卵。基于这些基本原理,我们经过反复试验,筛选了一些活性很强的多巴胺拮抗物与高活性的GnRH类似物配合起来,研制成功高活性的新型鱼类催产剂。目前已由浙江省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并推广应用。
这项产品和技术开辟了鱼类人工催产繁殖的新途径,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被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个里程碑”;
获得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得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得1994年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
被国家科委列为199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农7-l-5-4号)
适应范围及应用前景:这种高活性的新型鱼类催产剂,适用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包括青、草、鲢、鳙、鲤、鲫、鲮、鳊、团头鲂、鲶、胡子鲶、叉尾鱼、黄颡鱼、淡水白鲳、加洲鲈、桂花鱼等的人工催产。和原有的早已供不应求的鱼催产剂(鲤脑垂体匀浆液和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相比,它具有催产率高、效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来源不受限制、副作用小等优点。
自1988年起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开始试用,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区的鱼苗场,取得显着效果,受到广大渔农的普遍欢迎。据不完全统计,1991-1995年,使用这种催产剂已经产生2700多亿尾鱼苗,为社会创造了三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已经取代了原有的鱼催化剂,对我国近几年养殖鱼类产量大幅度提高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