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8049]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确立了以“矮秆、早熟、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研究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种质资源发掘、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1. 创建种质资源评价体系,挖掘创制育种新材料25份,育种方法自成体系:
通过对1000余份引进和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挖掘出早熟、抗病种质10份,创制新材料15份,其中骨干种质3份,优质种质2份,早熟、多抗种质3份,现已成为该省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构建核心骨干亲本,以杂交为手段,早代(F1-F4)采用品质检测与筛选的方法、高代(F5以上)进行丰产性测评、抗逆性综合评价,一年两代穿梭育种加快进程。
2. 培育出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5个,其中南麦302、南麦618、特研麦南88连续3年被确定为地方主导品种:
南麦302主要特点是:①矮秆、早熟。株高80厘米,比对照种矮7-8厘米;全生育期182天,比对照绵麦37早熟5天;②优质。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3.2%,超过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1.1个百分点,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育成小麦新品种湿面筋含量最高的一个;③高产、稳产。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4.7%。2011-2012年5点生产试验比对照绵麦37增产10.5%,5点全部增产;④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倒力强、耐瘠。
南麦618主要特点是:①优质。南麦618符合国家专用小麦品质标准,经查新证实,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②高产、稳产。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9.7%,14点全部增产。2012-2013年度5点生产试验比对照绵麦37增产5.8%,5点全部增产;③多抗。两年区试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特研麦南88主要特点是:①矮秆、早熟、高产。株高83厘米,比对照种矮3-5厘米,全生育期185天,比对照绵麦37早熟1天。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5.6%。2012-2013年度4点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8.1%,4点全部增产;②优质。粗蛋白含量15.0%,超过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育成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经查新证实,粗蛋白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③抗病性强。两年区试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
育成系列新品种品质优良,经测定,南麦618、特研麦南88达国家优质专用中筋小麦标准,荣春南麦1号达国家馒头专用小麦品质标准,南麦991达国家优质面条专用小麦品质标准,南麦302湿面筋含量单项指标达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育成品种在西南麦区小麦品质改良上取得了突破。
3.集成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以育成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态区开展了多年播期协调、群体配置、化学调控、肥料高效利用、病虫草害防控等研究,集成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南充、德阳、遂宁、绵阳等地开展了大面积展示、示范与应用,创造了亩产513.8公斤的高产记录。
4.创新了成果转化机制,快速推动成果转化:
育成品种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累计推广1450余万亩,新增粮食5.8亿公斤,新增产值14.5亿元,新增纯收入10.2亿元。其中,遂宁市累计推广97.9万亩,新增小麦2995.7万公斤,新增产值7489.4万元,新增纯收入6794.1万元;绵阳市累计推广107.9万亩,新增小麦3301.7万公斤,新增产值8254.3万元,新增纯收入7489.1万元;南充市累计推广392.1万亩,新增小麦22783.7万公斤,新增产值5.7亿元,新增纯收入5.4亿元。有力推动了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 理论研究与试验示范并重:
在对育成品种进行栽培示范的同时,开展了南麦30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南麦618旗叶叶绿素含量、单茎绿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南麦系列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在《西南大学学报》、《南方农业学报》等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10余篇。
该项目确立了以“矮秆、早熟、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研究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种质资源发掘、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1. 创建种质资源评价体系,挖掘创制育种新材料25份,育种方法自成体系:
通过对1000余份引进和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挖掘出早熟、抗病种质10份,创制新材料15份,其中骨干种质3份,优质种质2份,早熟、多抗种质3份,现已成为该省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构建核心骨干亲本,以杂交为手段,早代(F1-F4)采用品质检测与筛选的方法、高代(F5以上)进行丰产性测评、抗逆性综合评价,一年两代穿梭育种加快进程。
2. 培育出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5个,其中南麦302、南麦618、特研麦南88连续3年被确定为地方主导品种:
南麦302主要特点是:①矮秆、早熟。株高80厘米,比对照种矮7-8厘米;全生育期182天,比对照绵麦37早熟5天;②优质。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3.2%,超过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1.1个百分点,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育成小麦新品种湿面筋含量最高的一个;③高产、稳产。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4.7%。2011-2012年5点生产试验比对照绵麦37增产10.5%,5点全部增产;④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倒力强、耐瘠。
南麦618主要特点是:①优质。南麦618符合国家专用小麦品质标准,经查新证实,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②高产、稳产。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9.7%,14点全部增产。2012-2013年度5点生产试验比对照绵麦37增产5.8%,5点全部增产;③多抗。两年区试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特研麦南88主要特点是:①矮秆、早熟、高产。株高83厘米,比对照种矮3-5厘米,全生育期185天,比对照绵麦37早熟1天。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5.6%。2012-2013年度4点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绵麦37增产8.1%,4点全部增产;②优质。粗蛋白含量15.0%,超过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育成小麦品种粗蛋白含量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经查新证实,粗蛋白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③抗病性强。两年区试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
育成系列新品种品质优良,经测定,南麦618、特研麦南88达国家优质专用中筋小麦标准,荣春南麦1号达国家馒头专用小麦品质标准,南麦991达国家优质面条专用小麦品质标准,南麦302湿面筋含量单项指标达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标准。育成品种在西南麦区小麦品质改良上取得了突破。
3.集成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以育成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态区开展了多年播期协调、群体配置、化学调控、肥料高效利用、病虫草害防控等研究,集成了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南充、德阳、遂宁、绵阳等地开展了大面积展示、示范与应用,创造了亩产513.8公斤的高产记录。
4.创新了成果转化机制,快速推动成果转化:
育成品种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累计推广1450余万亩,新增粮食5.8亿公斤,新增产值14.5亿元,新增纯收入10.2亿元。其中,遂宁市累计推广97.9万亩,新增小麦2995.7万公斤,新增产值7489.4万元,新增纯收入6794.1万元;绵阳市累计推广107.9万亩,新增小麦3301.7万公斤,新增产值8254.3万元,新增纯收入7489.1万元;南充市累计推广392.1万亩,新增小麦22783.7万公斤,新增产值5.7亿元,新增纯收入5.4亿元。有力推动了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 理论研究与试验示范并重:
在对育成品种进行栽培示范的同时,开展了南麦30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南麦618旗叶叶绿素含量、单茎绿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南麦系列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在《西南大学学报》、《南方农业学报》等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