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7374]东北春麦白粉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首次明确了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的侵染循环和大区传播流行规律,明确了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不能越冬,初侵染菌源来自黄淮海麦区的胶东半岛。首次提出了准确率达80%以上的小麦白粉病中期预测式,可供东北春麦生产上应用;对小麦白粉病的种群动态及毒力结构变化分析中明确了东北春麦区白粉的生理小种分布和病菌的毒性基因和毒力频率;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及其抗病机制研究和小麦白粉病菌和寄主相互作用生化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白粉菌的结构与生化抗病机制;从收集的国内外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小麦种类及抗源材料427份;为Pm8抗性基因丧失抗性后推出了新抗源;选育了适应辽宁麦区的抗白粉病的高代品系;鉴定了一个丰产耐病品种铁春1号的耐病物性与机制在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监测研究中明确东北春1号的耐病特性与机制在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监测研究中明确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类农药尚未产生抗药性,筛选出了可代替粉锈宁的十三吗啉新农药,用于药剂拌种的特普唑,脯菌唑,研制了麦田专用保健剂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将上述应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组装配套成技术先进、综合度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东北春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操作规范”;累积推广面积达32.3万亩,示范区小麦亩产比对照区亩产平均增产37.22公斤,增产幅度为19.47%,累计增产小麦1217.59万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2.8万元。
首次明确了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的侵染循环和大区传播流行规律,明确了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不能越冬,初侵染菌源来自黄淮海麦区的胶东半岛。首次提出了准确率达80%以上的小麦白粉病中期预测式,可供东北春麦生产上应用;对小麦白粉病的种群动态及毒力结构变化分析中明确了东北春麦区白粉的生理小种分布和病菌的毒性基因和毒力频率;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及其抗病机制研究和小麦白粉病菌和寄主相互作用生化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白粉菌的结构与生化抗病机制;从收集的国内外生产品种,后备品种及小麦种类及抗源材料427份;为Pm8抗性基因丧失抗性后推出了新抗源;选育了适应辽宁麦区的抗白粉病的高代品系;鉴定了一个丰产耐病品种铁春1号的耐病物性与机制在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监测研究中明确东北春1号的耐病特性与机制在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监测研究中明确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类农药尚未产生抗药性,筛选出了可代替粉锈宁的十三吗啉新农药,用于药剂拌种的特普唑,脯菌唑,研制了麦田专用保健剂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将上述应用技术和研究成果组装配套成技术先进、综合度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东北春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操作规范”;累积推广面积达32.3万亩,示范区小麦亩产比对照区亩产平均增产37.22公斤,增产幅度为19.47%,累计增产小麦1217.59万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