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3206]栓塞通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医药与医疗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传统药物对早期心脑血管病及轻微患者显示治疗作用,对中后期或重症患者则只能起缓解症状的作用。栓塞通开辟了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的一条新的途径,其作用机理为辨证施治、双向调节生理平衡,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并开通侧枝循环,达到为缺血病灶供血、溶血栓、软化血管的治疗效果。人的大脑血管极为丰富,但利用率却极低(有文献报导其利用率不超过5%),用栓塞通可以很快地开通缺血病灶的侧枝循环,达到最快地改善症状,保护脑神经不受损害的作用。栓塞通是一种复方中药,可以口服,目前已制成针剂。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品对预防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并对治疗脑血栓、冠心病及脑溢血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有显著的医疗治疗。另外还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的保健预防使用,适用于化疗时增加体力,提高免疫力,加速外手术后和重症恢复期机体康复。课题组已经通过对栓塞通注射液的急性毒理实验、长期毒理实验以及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栓塞通注射液毒性较小,安全性很高,但过分加大剂量也有害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40℃保存三个月,药品形状没有任何变化,pH值、重金属、鞣质、蛋白质、草酸、热源及无菌、澄明度、溶血实验等均符合规定。目前该产品已在河南省洛阳市取得了一个医院内制剂批文(文号为:洛卫药制字980291),临床效果超过同类药物脉络宁,对于血栓患者用栓塞通治疗一般两个疗程(20天)内即可以使一个躺在床上的患者站立起来,基本恢复,三个疗程的临床治愈率可达到78%,且该药具有持续效应,半年内跟踪调查表明治愈率上升到82%。传统中药因其服用量大、口感差、见效慢而不易为现代人接受,因此中药的现代化,包括中药的制备方法、检测方法、服用方法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现代化是中国中药发展的唯一出路。作为一个中药的发源地,中国在世界中药市场的份额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要加强对中药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在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制药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中药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制药业的唯一选择。针对现在治疗血脉性疾病治疗的常用中药如脉络宁、脉通,血塞通,丹参注射液等由于存在疗效缓慢,后遗症多的缺点,栓塞通开辟了预防治疗心脑血管产生及后遗症的一条新的途径,可以成为一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的有效药物。课题组通过建立一套在体外检测溶血栓活性的方法,先分离鉴定出栓塞通的某些有效成分,再利用这些有效成分作为药品的鉴定标准。同时利用这些有效成分,通过处理动物模型和培养细胞的方法,研究栓塞通作用的可能机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完全可行的。该产品适用于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包括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患者人群均需要服用。前期可以在中国销售,长期可进入国际市场。以中国本土为例,脑血栓的人群发病率0.3%-0.5%,以0.3%计,中国12.5亿人口中每年发病人口不少于375万人。按新药进入市场的一般性分析,若患者中的10%选用此药,计有患者37.5万人使用课题组的药物。投入:共投入1500万元,其中项目前期投入为150万元,包括申请小范围使用批准文号,建立药物成分标准谱、分离成分、药物筛选和治疗机制研究,建立生产车间和中试车间的设备。以及筛选具有胰岛素功能的有效成分。在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以后,将以成立制药公司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发展,将需要资金1350万元,可以以学校、投资公司、国内其他制药企业和银行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成本及利润:仅以脑栓塞患者为例,37.5万患者每人用一个疗程10瓶,其需求量为375万瓶,按每瓶50元人民币计算,产值可达1.875亿元,生产成本为每瓶9元,总生产成本为3375万元,去掉20%的销售和宣传费用3750万元,税前利润为1.1625亿元。另外如该产品作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性治疗的话,预防性治疗的病人数至少应为治疗病人的5倍,其潜在市场非常巨大。
传统药物对早期心脑血管病及轻微患者显示治疗作用,对中后期或重症患者则只能起缓解症状的作用。栓塞通开辟了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的一条新的途径,其作用机理为辨证施治、双向调节生理平衡,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并开通侧枝循环,达到为缺血病灶供血、溶血栓、软化血管的治疗效果。人的大脑血管极为丰富,但利用率却极低(有文献报导其利用率不超过5%),用栓塞通可以很快地开通缺血病灶的侧枝循环,达到最快地改善症状,保护脑神经不受损害的作用。栓塞通是一种复方中药,可以口服,目前已制成针剂。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品对预防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并对治疗脑血栓、冠心病及脑溢血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有显著的医疗治疗。另外还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的保健预防使用,适用于化疗时增加体力,提高免疫力,加速外手术后和重症恢复期机体康复。课题组已经通过对栓塞通注射液的急性毒理实验、长期毒理实验以及抗凝血实验,结果表明:栓塞通注射液毒性较小,安全性很高,但过分加大剂量也有害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40℃保存三个月,药品形状没有任何变化,pH值、重金属、鞣质、蛋白质、草酸、热源及无菌、澄明度、溶血实验等均符合规定。目前该产品已在河南省洛阳市取得了一个医院内制剂批文(文号为:洛卫药制字980291),临床效果超过同类药物脉络宁,对于血栓患者用栓塞通治疗一般两个疗程(20天)内即可以使一个躺在床上的患者站立起来,基本恢复,三个疗程的临床治愈率可达到78%,且该药具有持续效应,半年内跟踪调查表明治愈率上升到82%。传统中药因其服用量大、口感差、见效慢而不易为现代人接受,因此中药的现代化,包括中药的制备方法、检测方法、服用方法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现代化是中国中药发展的唯一出路。作为一个中药的发源地,中国在世界中药市场的份额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要加强对中药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在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制药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中药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制药业的唯一选择。针对现在治疗血脉性疾病治疗的常用中药如脉络宁、脉通,血塞通,丹参注射液等由于存在疗效缓慢,后遗症多的缺点,栓塞通开辟了预防治疗心脑血管产生及后遗症的一条新的途径,可以成为一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的有效药物。课题组通过建立一套在体外检测溶血栓活性的方法,先分离鉴定出栓塞通的某些有效成分,再利用这些有效成分作为药品的鉴定标准。同时利用这些有效成分,通过处理动物模型和培养细胞的方法,研究栓塞通作用的可能机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完全可行的。该产品适用于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包括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患者人群均需要服用。前期可以在中国销售,长期可进入国际市场。以中国本土为例,脑血栓的人群发病率0.3%-0.5%,以0.3%计,中国12.5亿人口中每年发病人口不少于375万人。按新药进入市场的一般性分析,若患者中的10%选用此药,计有患者37.5万人使用课题组的药物。投入:共投入1500万元,其中项目前期投入为150万元,包括申请小范围使用批准文号,建立药物成分标准谱、分离成分、药物筛选和治疗机制研究,建立生产车间和中试车间的设备。以及筛选具有胰岛素功能的有效成分。在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以后,将以成立制药公司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发展,将需要资金1350万元,可以以学校、投资公司、国内其他制药企业和银行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成本及利润:仅以脑栓塞患者为例,37.5万患者每人用一个疗程10瓶,其需求量为375万瓶,按每瓶50元人民币计算,产值可达1.875亿元,生产成本为每瓶9元,总生产成本为3375万元,去掉20%的销售和宣传费用3750万元,税前利润为1.1625亿元。另外如该产品作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性治疗的话,预防性治疗的病人数至少应为治疗病人的5倍,其潜在市场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