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01503]茶叶新品种绿针茶、绒球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华中农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湖北武汉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对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作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明了名优茶加工过程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香气成分以及叶绿素组成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先进合理的名优茶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确定了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指标。绿针茶的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增香。绒球茶的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初干→搓团做形→干燥。所制绿针茶和绒球茶品质有特色。绿针茶特征为:条索紧细圆直,芽叶分开成针状,色泽翠绿,香气花香高,持久,滋味浓纯爽口,汤色绿明,叶底嫩匀;绒球茶:条索紧细,卷曲成球状,白毫显露,色泽绿润,香气嫩香高长,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匀嫩绿明。   技术水平:该研究提出了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企业标准。研制的绿针茶获1993年、1995年湖北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1994年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二等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绒球茶获1994年和1995年湖北省名优茶评比优质奖。   应用前景: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针形名茶自动控温整形操作台,改变了过去针形茶做形只能靠经验掌握温度的状况。操作台具有设备功率、温度可调,控温精度高,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效率高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名优茶品质。此外,该整形台还可满足条形茶做形和其它名茶干燥工艺要求,应用范围较广。   1994-1995年该成果在湖北省部分茶叶主产区推广应用,制作的绿针茶和绒球茶的销售价格比其它名优茶高50%以上(据宣恩县晓关供销社材料,生产的绿针和绒球茶均价240元/kg)。截止1996年5月10日该成果在宣恩县万寨、桐子营、晓关、珠山和长滩等区镇推广应用,累计生产绿针、绒球茶1613kg,新增产值达92万元。
对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作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明了名优茶加工过程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香气成分以及叶绿素组成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先进合理的名优茶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确定了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指标。绿针茶的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增香。绒球茶的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初干→搓团做形→干燥。所制绿针茶和绒球茶品质有特色。绿针茶特征为:条索紧细圆直,芽叶分开成针状,色泽翠绿,香气花香高,持久,滋味浓纯爽口,汤色绿明,叶底嫩匀;绒球茶:条索紧细,卷曲成球状,白毫显露,色泽绿润,香气嫩香高长,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匀嫩绿明。   技术水平:该研究提出了绿针茶和绒球茶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企业标准。研制的绿针茶获1993年、1995年湖北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1994年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二等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绒球茶获1994年和1995年湖北省名优茶评比优质奖。   应用前景: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针形名茶自动控温整形操作台,改变了过去针形茶做形只能靠经验掌握温度的状况。操作台具有设备功率、温度可调,控温精度高,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效率高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名优茶品质。此外,该整形台还可满足条形茶做形和其它名茶干燥工艺要求,应用范围较广。   1994-1995年该成果在湖北省部分茶叶主产区推广应用,制作的绿针茶和绒球茶的销售价格比其它名优茶高50%以上(据宣恩县晓关供销社材料,生产的绿针和绒球茶均价240元/kg)。截止1996年5月10日该成果在宣恩县万寨、桐子营、晓关、珠山和长滩等区镇推广应用,累计生产绿针、绒球茶1613kg,新增产值达92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