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科易网(仲恺)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10063]棉花新品种“农大94—7”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河北农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河北石家庄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丰产抗病虫优质棉花新品种“农大94—7”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选育而成,1998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棉98004”。 一、特征特性 “农大94—7”出苗快,长势整齐。株型清秀,较紧凑,叶色浓绿,叶片大小适中,叶缘微皱,叶功能期长,果枝与主茎夹角小,叶片的向光性和空间分布调节能力强,群体和个体的通透性好。生长稳健,不早衰,株高90cm左右,前、中、后期铃重变化小,子指11g左右、衣分37%以上。生育期125~130天,具有早熟不早衰的特性,结铃性强,吐絮好,易采摘。茎秆硬、抗倒伏。区域试验中纤维品质表现符合纺织工业要求,近几年对其纤维品质进行了改造,2.5%跨长可达30mm,比强度达22g/tex左右,麦克隆值4.7左右。 在省区域试验中,“农大94—7”两年平均结果,子棉总产量、霜前子棉产量、皮棉总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1.0%、32.8%、21.8%、25.1%,增产幅度大。在生产试验中,以上四项产量指标均居参试品种之首。表现适应性强,稳定性好。 二、抗病虫性 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枯黄萎病性能优于对照,枯萎病指2.4%,黄萎病指17.5%。经过选育具有较好的抗虫性。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露地直播4月25~30日。 (2)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旱薄地适当密些,肥地适当稀些。 (3)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浇足底墒水,早施重施初花肥,补施盖顶肥。 (4)注重蕾铃期及时化控,蕾期缩节胺亩用量1.5~2.5克,花铃期亩用量2~4克。 (5)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甜菜叶蛾等害虫,百株棉花3龄以上棉铃虫幼虫达20头时,要及时综合防治。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种范围: 河北省春播棉区及黄河流域棉区。 该项目2005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效益分析: 本研究获得新品种,可在我省棉区大面积推广。三年推广面积70万亩以上,按良种每公斤增产10公斤皮棉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品种的抗病虫性可压低黄萎病菌量,遏制强致病力菌系的蔓延,稳定棉花生产,降低成本;优良的纤维品质可提高我省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转化形成 新品种推广种植。
技术投资分析: 丰产抗病虫优质棉花新品种“农大94—7”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选育而成,1998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棉98004”。 一、特征特性 “农大94—7”出苗快,长势整齐。株型清秀,较紧凑,叶色浓绿,叶片大小适中,叶缘微皱,叶功能期长,果枝与主茎夹角小,叶片的向光性和空间分布调节能力强,群体和个体的通透性好。生长稳健,不早衰,株高90cm左右,前、中、后期铃重变化小,子指11g左右、衣分37%以上。生育期125~130天,具有早熟不早衰的特性,结铃性强,吐絮好,易采摘。茎秆硬、抗倒伏。区域试验中纤维品质表现符合纺织工业要求,近几年对其纤维品质进行了改造,2.5%跨长可达30mm,比强度达22g/tex左右,麦克隆值4.7左右。 在省区域试验中,“农大94—7”两年平均结果,子棉总产量、霜前子棉产量、皮棉总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1.0%、32.8%、21.8%、25.1%,增产幅度大。在生产试验中,以上四项产量指标均居参试品种之首。表现适应性强,稳定性好。 二、抗病虫性 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枯黄萎病性能优于对照,枯萎病指2.4%,黄萎病指17.5%。经过选育具有较好的抗虫性。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露地直播4月25~30日。 (2)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旱薄地适当密些,肥地适当稀些。 (3)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浇足底墒水,早施重施初花肥,补施盖顶肥。 (4)注重蕾铃期及时化控,蕾期缩节胺亩用量1.5~2.5克,花铃期亩用量2~4克。 (5)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甜菜叶蛾等害虫,百株棉花3龄以上棉铃虫幼虫达20头时,要及时综合防治。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种范围: 河北省春播棉区及黄河流域棉区。 该项目2005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效益分析: 本研究获得新品种,可在我省棉区大面积推广。三年推广面积70万亩以上,按良种每公斤增产10公斤皮棉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品种的抗病虫性可压低黄萎病菌量,遏制强致病力菌系的蔓延,稳定棉花生产,降低成本;优良的纤维品质可提高我省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转化形成 新品种推广种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5 科易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