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0062]棉花新品种“农大棉6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动植物新品培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河北农业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河北石家庄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农大棉6号” (原名称农大KZ01)是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2004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出苗快,长势强;中期生长稳健,株型清秀,叶片大小适中,群体和个体的通透性好。生育期128天左右,较对照早熟5天左右;叶片具有较长的功能期。结铃性强,吐絮肥畅,易采摘。茎秆硬、抗倒伏。株高80cm 左右,铃较大,铃重6g左右,前、中后期铃重变化小,子指10.8g左右,衣分39.5%以上。株型较紧凑,适应性广,易管理,在生产上深受农民欢迎。
二、抗病性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黄萎病性能优于冀棉20号和新棉33B。
三、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纤维品质测试中心测试,2.5%跨长可达31mm,比强度达28.6CN/tex左右,麦克隆值4.4左右,整齐度82.9%左右、纤维伸长率可达8.0%。
四、产量性状
(1)增产潜力大,在2003年冀中南春播棉组区域试验中皮棉产量、霜前皮棉较对照新棉33B增产24.6%和26.5%。
(2)早熟性好,在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早熟4~5天。
(3)在清苑、河间、巨鹿等地示范种植平均亩产籽棉达300公斤,高产地块亩产籽棉达410公斤。
五、栽培措施:
(1)播种期,露地直播4月25~30日。
(2)密度:每亩3000株左右,旱薄地适当密植,肥地适当稀植。
(3)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浇足底墒水,早施重施初花肥,补施盖顶肥。
(4)注意蕾铃期及时化控,蕾期缩节胺亩用量1.5~2.5克,花铃期亩用量2~4克。
(5)及时防治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盲蝽、甜菜叶蛾等害虫。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种范围:
河北省春播棉区及黄河流域棉区。
效益分析:
本研究获得新品种,可在我省棉区及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以三年制种30万斤以上,采用育苗移栽,每亩用种1斤,可推广30万亩以上,按良种每亩增产15公斤皮棉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品种的抗病虫性可压低黄萎病菌量,遏制强致病力菌系的蔓延,稳定棉花生产,降低成本;优良的纤维品质可提高我省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转化形式:
新品种推广种植。
技术投资分析:
“农大棉6号” (原名称农大KZ01)是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2004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出苗快,长势强;中期生长稳健,株型清秀,叶片大小适中,群体和个体的通透性好。生育期128天左右,较对照早熟5天左右;叶片具有较长的功能期。结铃性强,吐絮肥畅,易采摘。茎秆硬、抗倒伏。株高80cm 左右,铃较大,铃重6g左右,前、中后期铃重变化小,子指10.8g左右,衣分39.5%以上。株型较紧凑,适应性广,易管理,在生产上深受农民欢迎。
二、抗病性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黄萎病性能优于冀棉20号和新棉33B。
三、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纤维品质测试中心测试,2.5%跨长可达31mm,比强度达28.6CN/tex左右,麦克隆值4.4左右,整齐度82.9%左右、纤维伸长率可达8.0%。
四、产量性状
(1)增产潜力大,在2003年冀中南春播棉组区域试验中皮棉产量、霜前皮棉较对照新棉33B增产24.6%和26.5%。
(2)早熟性好,在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早熟4~5天。
(3)在清苑、河间、巨鹿等地示范种植平均亩产籽棉达300公斤,高产地块亩产籽棉达410公斤。
五、栽培措施:
(1)播种期,露地直播4月25~30日。
(2)密度:每亩3000株左右,旱薄地适当密植,肥地适当稀植。
(3)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浇足底墒水,早施重施初花肥,补施盖顶肥。
(4)注意蕾铃期及时化控,蕾期缩节胺亩用量1.5~2.5克,花铃期亩用量2~4克。
(5)及时防治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盲蝽、甜菜叶蛾等害虫。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种范围:
河北省春播棉区及黄河流域棉区。
效益分析:
本研究获得新品种,可在我省棉区及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以三年制种30万斤以上,采用育苗移栽,每亩用种1斤,可推广30万亩以上,按良种每亩增产15公斤皮棉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品种的抗病虫性可压低黄萎病菌量,遏制强致病力菌系的蔓延,稳定棉花生产,降低成本;优良的纤维品质可提高我省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转化形式:
新品种推广种植。